理查茲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理查茲隕石坑(Richards)是位於月球背面巨大的門捷列夫環形山坑內的一座小撞擊坑,其名稱取自美國化學家,19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西奧多·威廉·理查茲(1868年-1928年),1976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坐落在門捷列夫環形山坑底西北,居於西南偏西的貝格曼隕石坑和東面費歇爾隕石坑中間、西北毗鄰盧瑟福隕石坑,更小的哈登隕石坑及本尼迪隕石坑分別位於它的東南及東南偏南、西南則坐落了莫瓦桑隕石坑,沿理查茲隕石坑西側壁外延伸着門捷列夫鏈坑[1]。
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7.7°N 140.09°E,直徑16.80公里[2],深度約2.69公里[3]。
理查茲隕石坑外觀呈圓杯狀,帶有一個平坦的小坑底,幾乎未受到撞擊磨損。坑壁邊緣清晰、尖峭,東北側覆蓋了一座小撞擊坑。隕坑內壁寬緩平整,具有較高的反照率,坑壁高出周邊地形630米[3]。
參考文獻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