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漢(?年—1643年),本名應駿,字子房,山東萊州府掖縣(今萊州市)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崇禎丁丑進士。王漢初任知縣,善於用兵,以鎮壓農民軍有方,累官至河南巡撫,最後在招撫叛軍時被殺。
崇禎九年(1636年)山東鄉試七十五名舉人,崇禎十年(1637年)聯捷丁丑科進士[1]。戶部觀政,崇禎十一年(1639年)授官山西高平縣知縣,十二年調河內縣。王漢知兵,善用計謀,與士卒同甘苦,鎮壓農民軍有方。李自成圍攻開封,王漢以疑兵之計卻敵。崇禎十五年(1642年)召入京師,與蘇京、王燮同召對,稱旨。授廣東道試監察御史,監左良玉軍,不久改巡按河南,連戰連捷。河南巡撫高名衡病,即拔擢王漢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代替其職位。崇禎十六年(1643年)正月,河南總兵劉超以私怨殺其鄉官御史魏景琦一家三十餘人,畏罪在永城反叛。王漢入城,聲言招撫,事敗被殺。朝廷隨後詔贈兵部尚書,廕錦衣世百戶,建祠祭祀。《明史》有傳[2]。
有《停關寧米豆書》《河內縣災傷圖序》及《易注》2卷。
曾祖王佐,壽官;祖父王嘉賓,贈參政;父王鐸,教授贈部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祀名宦鄉賢。兄王應豸,天啟壬戌進士,官至薊州巡撫,因處置兵變不力,論死。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