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猴免疫缺陷病毒(英語: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SIV),也稱為非洲綠猴病毒(英語:African Green Monkey virus),是一種可影響至少33種非洲靈長目的逆轉錄病毒。[1][2]在對比奧科島(於大約11,000年前因海平面上升而從大陸隔離出來的一座島嶼)的四種猴中所發現的病毒株進行分析後,科學家得出結論,稱SIV在猴和猿中至少已存在了32,000年,且實際存在時間可能比這長得多。[3][4]
這些靈長目動物中的兩個物種中存在的病毒株,即白頂白眉猴體內的SIVsmm和黑猩猩體內的SIVcpz,被認為已跨越了種間屏障而進入人體,並最終成為了HIV的兩個亞型,即HIV-2和HIV-1。HIV-1轉移到人體最可能的路徑之一是人類與黑猩猩(在非洲常作為「叢林肉」的來源而被捕獵)血液的接觸。[3]
不同於HIV-1和HIV-2對人體的感染,SIV對其天然宿主的感染在很多情況下不具有致病性。對白頂白眉猴的廣泛研究已經證實,即使SIVsmm病毒感染了這種動物且循環病毒量很高,也不會使它們染上任何疾病。然而,如果該病毒感染了亞洲或印度普通獼猴,則將會在感染後期發展成猴愛滋病(SAIDS)。[5]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若野生黑猩猩感染了SIVcpz病毒,則也會像被HIV-1所感染的人一樣,患上一種類似於愛滋病的疾病。
飼養的猴類的類似於人愛滋病的免疫缺陷病在1983年起就已被美國報道。[6][7][8]研究人員最初於1985年將SIV從這些患有猴愛滋病的其中一些飼養普通獼猴體內分離出來。[7]SIV是在HIV-1被確認為愛滋病的病原體後不久發現的,它的發現還引出後來西非HIV-2株的發現。HIV-2更類似於當時發現的SIV株而不是HIV-1,首次給了研究人員HIV可能來自於猿猴的暗示。進一步的研究則指示了HIV-2是派生自於白頂白眉猴體內發現的SIVsmm株,而HIV-1這種在人體內發現的佔優勢的病毒,則派生自感染黑猩猩的SIV株(SIVcpz)。
SIV和有關的逆轉錄病毒在物種特異性方面的不同可能通過蛋白質TRIM5α在人和非人靈長類物種中的不同變體得到部分解釋。這種細胞內蛋白識別不同逆轉錄病毒的衣殼且阻斷它們的繁殖。其它蛋白質如APOBEC3G/3F可能對限制跨物種傳輸也有重要作用。
科學家為了研究SIV與HIV,創造了一種結合了部分HIV和SIV基因組的病毒——SHIV。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Beatrice Hahn帶領的一個研究者團隊發現在野外黑猩猩確實會由於猴愛滋病而死,且愛滋病在非洲的爆發導致了黑猩猩種群數量的下降。在檢測野生黑猩猩後,研究者發現類似晚期人愛滋病患者的器官及組織損壞。受感染的黑猩猩有比未被感染的高10至16倍的死亡風險;被感染的雌性的生育力下降,還可能將病毒傳給它們的幼兒,這些幼兒死亡率也比未受感染的雌性幼兒高。[9][10]
SIV的ICTVdB編碼是61.0.6.5.003。[11]
在2010年,研究者報道SIV已感染了比奧科島的猴至少32,000年,而先前曾以為SIV對猴的感染只是在過去的幾百年之中發生的。[12]科學家估計,人可能需要一段與非洲猴適應SIV而不受任何感染之傷害的過程所經歷的相似長度的時間,才能以其方式天然適應HIV感染。[13]
在2012年,研究者報道了獼猴受到的具有中和抗性(Neutralization-resistant)的SIV株[註 1]的初始感染可以通過使用一種專一包括Env蛋白抗原的抗SIVSME543疫苗而部分預防。[1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