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唇是中國古代珍貴食材,著名八珍之一。 猩唇,滿語「罕達堪」,指的是麋鹿臉部的肉。因為曬乾後,非常像猩猩嘴唇,所以沿襲下來一直叫「猩唇」。 史料記載 《呂氏春秋·本味篇》:「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 文學記載 張協《七命》之七:「鷰髀猩脣,髦殘象白。」[1]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五·姑妄聽之一載:"八珍惟熊掌鹿尾為常見,駝峰出塞外已罕覯矣,猩脣則僅聞其名。......自額至頦全剝而臘之,口鼻眉目,一一宛然,如戲場面具,不僅兩唇。" 袁枚《隨園食單》載侍郎劉金門出使朝鮮,「王宴之。酒半,出一朱盤,錦冪之,置座前,一人持小刀啟其冪,乃人頭也,大驚。既而割其唇以進,乃知為猩唇。」 陳維崧《滿江紅·汴京懷古》詞之八:「西務里,猩唇煮;南瓦內,鸞笙語。」 註釋 [1]《文選》卷三五。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