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猶太區起義(又稱猶太人區起義)是1941年至1943年期間一系列反抗納粹德國的武裝起義的總稱,發生在納粹德國在歐洲佔領區中建立不久的諸多猶太區(Ghetto)中。隨着1939年9月德蘇入侵波蘭,波蘭猶太人從一開始就被納粹當局針對。德國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在波蘭佔領區劃分了數百個猶太區,強迫猶太人在這些區域中生活。建立猶太區是德國將猶太人從公共生活中移除的官方計劃的一部分,旨在從經濟上剝削猶太人。[1]過高的羈押人數、糟糕的衛生條件以及食物匱乏共同導致了猶太區居民的高死亡率。[2]在大多數城市中,猶太地下抵抗運動立即開始發展,但猶太區化管理極大限制了抵抗運動的可用資源。[3]
猶太區抵抗戰士在猶太人大屠殺最致命的階段——納粹於1942年發起的「萊茵哈德行動」時期武裝鬥爭,反抗納粹將關押的所有男女老幼遣送至滅絕營實施大規模滅殺的「最終解決方案」。[3]
波蘭猶太人的武裝抵抗在1939年時的波蘭-蘇聯邊境兩側100多個地點爆發過,絕大多數發生在波蘭東部。[4][5]一些起義是有組織的大規模起義,還有一些是較小規模的自發抵抗。猶太人大屠殺期間最為著名、規模最大的猶太起義是1943年4月19日至5月16日的華沙猶太區起義[6]以及同年8月的比亞韋斯托克猶太區起義。在華沙猶太區起義期間,56,065名猶太人被當場擊斃,或是被抓捕後由大屠殺列車押送至滅絕營;華沙猶太區被夷為平地。[7][8]比亞韋斯托克猶太區中的1萬人被押上大屠殺列車、2000人被就地處決後, 猶太區地下武裝組織了一場大規模起義,導致該區被封鎖長達一個月。[9]有一些猶太區的抵抗運動導致整個猶太區被焚毀,譬如位於現在烏克蘭境內的科洛梅亞猶太區。[10]在另一些起義後(譬如米佐什猶太區起義),納粹大規模射殺婦女兒童以報復猶太人起義。[11][12]
猶太人大屠殺期間有5座大城市、45個主要城鎮、5座主要集中營/滅絕營、以及至少18處勞改營發生了猶太起義。[13]一些重要的猶太區起義包括:[14]
一些其他的猶太區在最終被納粹消滅時也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武裝抵抗: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