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埔文化是台灣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重要的史前文化類型,以灰黑色陶器為特徵,其分佈範圍大致分佈在台灣中部濁水溪大肚溪大甲溪中下游地區的河邊階地和丘陵上。遺址的分佈範圍相當廣大,南北長約1000m,東西寬約 500m,面積約 450,000㎡。當地的地勢大致平坦,高程約在海拔 23–25m之間,略呈北高南低。營埔文化第一次發現是1943年日本考古學家國分直一台中市大肚區營埔里的營埔遺址,為便於學者作分類與比較,往後考古學家便將同類型文化特徵,以最早發現的遺址名稱定名為營埔文化。營埔文化是台灣中部地區分佈範圍廣大,遺址眾多的文化類型,台灣史前文化史上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重要的文化類型。

Thumb
營埔文化於台灣中部地區分佈範圍(黃綠色)

年代

依據宋文薰教授估計營埔文化的年代為前3500年至前1500年之間,屬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