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瀾院位於清華大學二校門南側之外,是清華園中保存最完整的教師故居群[1],附近設有商業區和服務設施,有郵局銀行新華書店、百貨商場、農貿市場、食堂、旅館書報亭、花店、修理店等。

Thumb
照瀾院服務樓
Thumb
照瀾院16號

歷史

照瀾院始建於1921年,由莊俊負責設計與施工[2],當時分為甲種與乙種兩種戶型,各為10套,甲種為西式雙拼單層外廊式住宅(丹頂洋房);乙種為中式三合院,建築面積共3650平方公尺,是清華大學早期的教授住宅群,當時稱為南院,1934年後改稱舊南院[3]

1946年抗戰勝利清華大學復校,朱自清教授提議將「舊南院」按諧音改稱文雅的「照瀾院」,照瀾院由此得名。[4]

知名人士

Thumb
照瀾院5號,梅貽琦故居

照瀾院曾經居住過多位著名人士,比如:趙元任(照瀾院1號)[5]陳寅恪(照瀾院2號)[6]趙忠堯(照瀾院3號)、張光斗(照瀾院4號)、梅貽琦(照瀾院5號)、馬約翰(照瀾院6號)、張子高(照瀾院7號)、俞平伯(照瀾院8號)、張申府(照瀾院9號)、袁復禮(照瀾院10號)[7]王芳荃(照瀾院12號)[8]錢偉長(照瀾院13號)、王國維(照瀾院16號)、馮友蘭(照瀾院17號)、朱自清(照瀾院18號)等[9]

保護

2019年,照瀾院1至20號被北京市政府列為北京市第一批歷史建築[10]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