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渣錐是指火山口周圍由火成岩屑或火山渣等火山的噴出物質堆積而成的山丘。[1]

典型火山渣錐的內部構造示意圖
更新世岩形成的火山渣錐,聖貝納迪諾谷
熊本縣阿蘇山米塚
墨西哥卡普林火山的火山渣錐

機制

火山渣火山碎屑是火山渣錐的構成物。[1] 火山渣錐一般高度為幾十米到數百米之間。[1] 大部份火山渣錐在頂部都有一個碗形的火山口。

在火山渣錐的不活躍期,岩漿中的氣泡漸漸消失,並停止噴發。[2] 而火山渣錐本身也因為構造太為鬆散而無法支撐劇烈的噴發。[1] 愈來愈稠密的岩漿會從鬆散的火山渣錐底部滲出在其周圍形成一道熔岩流。滲出停止時,火山錐扎就像是一個湖中的島。[2]

發生

火山堆渣一般出現在盾形火山成層火山破火山口的兩翼。在夏威夷盾形火山莫納克亞的兩翼,地質學家們發現了將近100座火山渣錐。[1]

帕里庫廷火山是最著名的火山渣錐之一,1943年它出現在墨西哥的一塊玉米田裏。其噴發總共持續了九年時間,最後形成的火山渣錐高達424米(1,391英尺),形成了25平方公里(9.7平方英里)的熔岩流。[1]

地球歷史上最活躍的火山渣錐是尼加拉瓜的塞羅內格羅。它是拉斯皮拉斯英語Las Pilas火山西北的四組年親火山渣錐之一,首次噴發於1850年,迄今共噴發20多次,其中大部份位於1995年至1999年間。[1]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