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行政法務司轄下部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身份證明局,OMP(葡文:Direcção dos Serviços de Identificação;葡文簡稱:DSI)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法務司轄下的一部門,前身為澳葡政府身份證明司。
下列事務自1999年12月20日起轉由葡萄牙駐澳門總領事館處理
局長
副局長 | |||||||||||||||||||||||||||||||||||||||||||||||||||||||||||||||||||||||||||||||||||||||
研究開發及檔案管理廳 | 居民身份資料廳 | 旅行證件廳 | 綜合事務廳 | ||||||||||||||||||||||||||||||||||||||||||||||||||||||||||||||||||||||||||||||||||||
行政及財政處 | 研究開發處 | 製作及檔案管理處 | 身份證處 | 法律事務及公共關係處 | 服務管理處 | 刑事紀錄處 | 社團及財團登記處 | ||||||||||||||||||||||||||||||||||||||||||||||||||||||||||||||||||||||||||||||||
身份證明局的官方英文譯名暫有兩個版本:
為配合電子政務發展,根據第11/2023號法律《修改第8/2002號法律〈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身份證制度〉》於2023年6月30日起生效,特區政府推出電子確認身份方式——電子身份,作為澳門居民身份證的輔助應用。居民通過手機在一戶通綁定電子身份,便可使用電子身份辦理公共部門或私人機構的服務。[1]
持有澳門特區居民身份證的人士。
2024年7月19日起,港澳政府推出「港澳通關互用二維碼服務」。讓兩地已登記使用對方自助過關通道服務的市民,可透過各自的「港澳通關二維碼」使用對方的自助過關通道辦理入出境手續。[3]
首階段,持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人士,在已經預先登記使用香港e道、已在「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綁定「電子身份」的前提下,可在香港所有出入境管制站使用「港澳通關互用二維碼」,掃碼經指紋識別確認身份後便可通關。根據香港法例要求,澳門居民入出境香港時仍須隨身攜帶實體有效的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或《澳門居民往來香港特別行政區旅遊證》。[4]
澳門特區政府於2023年12月5日推出7個設計風格統一的政府24小時自助服務中心,各中心設有新款自助辦證機及自助領證機,並提供多個政府部門的多功能自助服務機,讓市民更便捷地辦理政府部門的服務[5]。
透過一戶通辦理。
只可以辦理辦理以下服務:
申請人為雙胞胎或多胞胎人士、未滿18歲或未滿16歲(刑事紀錄證明書)、更改個人資料、禁治產或準禁治產人、遺失身份證、代辦申請、晶片損毀的情況下不能網上辦理服務。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