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帶雨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溫帶季雨林通稱溫帶雨林,[1]是地球上中緯度的高雨量地區的針葉樹或闊葉樹季雨林。它們大多數位於海洋性濕潤氣候區,例如北美洲西北部(自加州西北部至阿拉斯加東南部)、歐洲西北部(英國、愛爾蘭、挪威)、智利南部、澳洲東南部(塔斯曼尼亞省、維多利亞省)、新西蘭南島西岸,也有一些位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區,例如黑海東岸地區、新西蘭北島、南非、日本和臺灣。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1月2日) |



定義
對於北美的溫帶雨林,目前廣泛認可的定義[2]是由Alaback提出[3]:
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 年平均氣溫在4至12°C(39和54°F)之間。
然而,所需的年降水量取決於一年中的「降雨量分佈」、「全年氣溫」和「霧」等因素,再加上世界各地定義截然不同。例如,澳大利亞是以生態結構來定義,而非氣候:
樹木的封閉樹冠至少遮蔽了70%的天空。 森林主要由不需要以火來再生的樹種組成,但幼苗能夠在樹蔭下和固有開口處再生[4]。
以氣候定義的雨林會排除一部分北美西部的溫帶雨林,因為海岸花旗松為其主要樹種之一,需要破壞樹木才能長出新的苗木[5]。而北美的定義與其相反,又將一部分其他定義下的溫帶雨林排除在外。
溫帶雨林和其他溫帶森林的不同
- 雨量:高雨量(年降雨量至少為2000至3000毫米,視緯度而定),通常由海洋吹來的潮濕的風帶來雨水。
- 接近海洋:跟大陸性氣候地區比較,溫帶雨林有較暖的冬季和較涼的夏季,很多溫帶雨林在夏天會有霧氣,令它們在最熱的月份仍保持清涼和潮濕。
- 海岸山脈:海岸山脈向着海洋的一邊有較多雨水,因此溫帶雨林常在那些地區形成。
溫帶雨林區
- 太平洋溫帶雨林(北美洲西北部)
- 它是地球上最大的溫帶雨林,位於北美洲西岸沿海山區,從加州伸展至阿拉斯加。那裏的溫帶雨林可再分為數個生態區,它們俱以針葉林為主。世上最高的樹位於加州北部。
- Valdivian and Magellanic溫帶雨林(智利、阿根廷)
- 自智利南部的太平洋海岸起,至南美洲南端。
- 位於黑海東南端。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