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派,指受到上海文化影響的文藝派系。海派文化的主體,根植於江南地區傳統的吳越文化,並融入了開埠以後來自西方歐美地區的各國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一種不同於中國其他地區,而屬於上海的獨特文化。海派文化對於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產生了影響。
此條目形似新聞稿,或帶有過度的宣傳性語調。 (2019年7月23日) |
此條目的語調或風格或許不適合百科全書。 (2015年2月9日) |
「海派」一詞之出典依然待考,一般認為清末民初的「海上畫派」有關。海上畫派的前源是以董其昌為代表的松江畫派。後隨着上海商業的繁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以賣畫為生。因從正統文化來看,上海的繁華只是離經叛道,左宗棠便稱「海上」為「江浙無賴文人之末路」。海上畫派之名因此得來。其名聲最卓著者為「四任」,以善花鳥、人物、肖像、山水的任熊為首,包括任薰、任伯年、任預。此外還有趙之謙、吳昌碩、虛谷等知名畫家。隨後又有海派京劇的崛起。海上文壇的興起又將海派文化推上新高峰。據統計,從1902年到1916年的十五年中,中國新創文學期刊達57種;其中29種以小說命名,上海占其中22種。
五四運動之後,新文化運動在全中國興起,被稱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新文化運動在北京和上海均有很大的發展,其早期骨幹胡適、魯迅、錢玄同、劉半農等雖在北大成軍,但其文化能量莫不起源於上海。京滬兩地在新文化運動的頭十年大致平分秋色。1920年代初的北京,除了文研會,以北大教授為核心形成另外兩個著名文學社團。1924年11月創刊的《語絲》,以魯迅為主將,集合了周作人、顧頡剛、錢玄同、劉半農等。另一派是以英美派為代表的胡適集團。由徐志摩、蔣廷黻、梁實秋等創辦的《現代評論》以自由主義為標榜。林語堂是一個例外,他沒有參加《現代評論》,而加入了《語絲》。後來《現代評論》的骨幹又組織了新月派。1926年張作霖入京,實行文化高壓,大學教授紛紛南下,北京文化界陷入凋零,上海成為新文化運動的的大本營。隨後伴隨着「左聯」以及「孤島文學」的興起,上海文學界出現了持續繁榮。
如今,上海市人民政府每年都會舉辦繁多的文化藝術活動。同時,民間的文化交流也不斷的興隆,國際、國內的交流、訪問演出不斷,是許多國際、國內知名演出團體和文化機構登陸中國的首選地點之一。
早在魏晉時期,華亭人陸機、陸雲為當時一代文豪。1919年以後,由於租界獨特的政治制度,大批文化名人紛紛進入上海。因此上海迅速成為當時新文學的重要基地[1]。左翼文學、新感覺派文學、鴛鴦蝴蝶派等一批文學流派和魯迅、茅盾、巴金、郁達夫、丁玲、張愛玲等一批文學巨匠紛紛在上海創作或成長。1980年代以後,海派文學出現了葉永烈、葉辛、王安憶、韓寒等一大批作家,聞名全國。
上海的美術創作,早在元朝便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明代,以董其昌為首的松江畫派享譽全國[2],並在清代得到進一步發揚,並主導了江南地區的畫風[3],出現了例如顧昉之類的大家。而自明代以來,隨着天主教和徐光啟的原因,西方美術也一度進入上海。
隨着1843年上海開埠,中國傳統書畫與西方美術都得到新的發展。傳統書畫上,形成以吳昌碩、李叔同為代表的海上畫派[4],內容多以花鳥魚蟲為主。而西方美術也在同治年間,由徐家匯天主教堂開辦了中國最早的美術教育機構,土山灣畫館[5]。民國建立後,由於經濟的發展更加迅速,中外交流的豐富,上海逐漸成為中國美術的中心,張大千、劉海粟、徐悲鴻、豐子愷等名家定居上海。攝影、木刻、雕塑、漫畫、連環畫等各種美術形式相當活躍。著名的漫畫《三毛》也是在這一時期的上海由張樂平創作而成的[6]。
1949年以來,上海的美術界在不同方面都有自己的發展。目前,上海有着例如上海美術館為主的美術展覽機構,和以莫干山路50號、田子坊等一系列的美術創意園區[7]。而傳統美術上,1960年代的上海中國畫院則代表着上海國畫藝術界[8]。自1996年以來的,上海雙年展則是上海中外美術交流的重要場所,在亞太地區具有較高的影響力[9]。
上海是傳統戲劇與現代戲劇在中國的中心之一,是諸如滬劇、越劇的興起和發祥地,也是京劇、崑劇的發展重鎮。
上海開埠後,隨着經濟繁榮發展,文藝演出成為民眾日常主要的休閒娛樂形式。蘇州的四大昆班、徽班的皮黃等紛紛藉機進入上海。1876年,《申報》更是使用京劇一詞命名皮黃,並流布全國[10]。1920年代以後,京劇藝術在上海更加繁榮,並逐漸形成了以周信芳、蓋叫天為首的海派京劇風格。這一時期,大批京劇名家居住在上海,包括大家梅蘭芳[11]。同一時期,浙江嵊縣(今浙江嵊州)小歌班也進入上海,並博採眾長,逐漸形成了越劇這一新劇種。1947年,越劇十姐妹上演《山河戀》[12],成為越劇一大盛事。上海本地的傳統唱腔在融合了現代戲劇形式後,形成了特有的滬劇這一劇種。這一時期,各劇種和演出機構在商業化背景下,紛紛完成經營模式上的轉型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目前,上海主要的傳統劇團有上海京劇院、上海崑劇團、上海越劇院、上海滬劇院等,以及為數眾多的區級劇團。另外,上海也成為這些劇種中外交流和國內業界交流的重要場所。自1992年以後,上海崑劇團經常造訪台灣進行演出[13]。2010年末,京津滬京劇流派對口交流演唱會在上海大劇院舉行[14],全國五大國家級重點京劇院來滬展演,為梨園交流的盛會。
除傳統戲劇外,上海也是話劇、音樂劇、歌劇等現代化劇種在中國的發源或發展地。
早在19世紀末,話劇已在教會學校中產生,當時主要以英語演出西方名劇的片段。1899年聖誕節,上海聖約翰書院的中國籍學生自排《官場醜史》[15],成為有記錄的最早的一齣劇目。1907年,《黑奴籲天錄》在蘭心大戲院公演,成為早期話劇形成的標誌。新文化運動後,話劇成為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宣傳、表達自己觀點的方式。進入1920年代以後,音樂劇開始進入中國,著名音樂人黎錦暉於1920年將自行創作的歌舞劇《麻雀與小孩》搬上上海舞台[16]。
1949年以後,上海現代戲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50年代成立的上海人民藝術劇院、上海歌劇院和上海戲劇學院[17] 及1927年成立的國立音樂院[18] 成為上海現代戲劇的演出機構和專業培訓機構。目前,上海話劇界形成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為主的演出團體,而音樂劇和歌劇方面,通過引入大批國際上優秀的歌劇和音樂劇演出團隊促進了上海演出市場的繁榮。加之上海音樂廳和上海大劇院的改造和竣工,也為音樂劇與歌劇提供了世界一流的演出場地。2002年百老匯的經典音樂劇《悲慘世界》來滬首演,受到民眾的追捧和普遍好評。2003年,同為百老匯經典音樂劇的《貓》[19] 也獻演滬上舞台,並受到極大關注。此後,如普契尼的經典歌劇《波西米亞人》[20]、《圖蘭朵》[21] 均引起極大反響。
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上海也是各種曲藝藝術的交流中心之一。
1843年以後,評彈籍着語言與地理位置的優勢,從蘇州擴展到上海,上海因此成為繼蘇州以外的評彈發展中心。1930年代,隨着商業電台的普及,評彈藝術迅速發展。當時每天的評彈節目共有103檔,總計4120分鐘。1940年,電台為給大百萬金香煙做廣告,更是以「空中書場」名義集中播送評彈節目,鼎盛一時。而滑稽戲則是在1920年代末期,在吸收了話劇藝術和傳統說笑藝術的情形下誕生[22]。通過以上海話和其他吳語方言,說學做唱,來娛樂民眾生活。而1912年開業的大世界遊樂場則為上海曲藝界提供了極好的演出場所,而大世界也因此成為上海曲藝界的中心。
目前,上海評彈界除排演新劇目外,也加強了與江浙地區同業的交流演出。滑稽界,在三大滑稽劇團,上海滑稽劇團、上海人民滑稽劇團和上海青年滑稽劇團的帶領下,藉助電視、舞台等多形式演出,其中《老娘舅》節目自1995年起連演12年,成為上海電視上最長壽的電視節目之一[23]。1999年上海馬戲城在閘北大寧地區落成,成為雜技表演的中心[24]。此外,以浦東說書、松江鑼鼓書等地區性曲藝形式通過今年來的發展和傳承,逐漸得到重視,並於2008年入選入選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5]。
上海是中國最早引進並放映電影的城市,同時也是很長時間以來中國影業的中心。1896年8月,上海徐園的又一村便播放了當時名為西洋影戲的電影。1909年,中國最早的電影公司,亞細亞影戲公司在滬成立。此後,上海的影業公司迅速發展,電影製作量急劇上升。僅1921年至1931年間,上海各類電影公司攝製的故事片就多大650餘部。隨着電影業的迅速發展,這一時期,上海也培養了一大批中國最早的影星,如阮玲玉、胡蝶、周璇、趙丹、上官雲珠、黎明暉、王人美等。
1949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立。此後,在1950年代,隨着經濟制度的改革,大量私營電影公司整合、關閉。上海的電影業界主要由國有的上海電影製片廠、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26]、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譯製廠[27] 等構成。2003年,相關國有影業攝製單位合併組建上海電影集團。
上海的音樂,早期以傳統民族音樂的江南絲竹為主。上海開埠後,西洋音樂傳入,管弦樂隊、音樂會紛紛在上海建立舉辦。1878年,上海管樂協會成立管樂隊,後改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官方樂隊[28],即今上海交響樂團的前身。1903年,旅日回國的上海留學生沈心工應南洋公學聘請,開設樂歌課,成為中國第一位教授新式唱歌的音樂教師[29]。此後,李叔同、高壽田等也開設進行新式歌曲的創作。
1920年,黎錦暉開始創作歌舞劇《麻雀與小孩》,開創中國近代歌舞音樂和歌劇的創作。此後黎錦暉、嚴華等一批音樂人相繼寫了一大批知名歌曲如《桃花江》等,加之電影業的發展,都極大促進國內和上海流行歌曲的發展。進入1930年代,上海流行音樂進入繁榮時期。《夜上海》、《蘇州河畔》、《夜來香》、《何日君再來》、《玫瑰玫瑰我愛你》、《如果沒有你》、《恭喜恭喜》、《明月千里寄相思》等,均創作並流行於這一時期。除流行音樂以外,鑑於當時局勢,上海的大部分音樂人也兼創作愛國歌曲,如冼星海、聶耳、任光等,創作了如《畢業歌》、《大刀進行曲》等。現在使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也是在1935年由知名音樂家聶耳創作於上海。
1949年以後,上海的流行音樂以及電影原聲音樂為一些適於群眾演唱的合唱歌曲和紅色革命歌曲所取代。而另一方面,以往被忽視的傳統樂曲受到重視,一些瀕危的民樂受到保護和恢復。195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10周年,上海市文化局和中國音樂家協會上海分會開始舉辦一年一屆的「上海之春」音樂舞蹈節[30]。1966年後,音樂創作基本鮮有,主要為改編一些紅色革命題材的音樂。
1978年,上海之春音樂舞蹈節恢復舉行,後更名為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1970年代末,上海相關機構開始進行民間音樂的普查,採集並整理到上海民歌2400餘首,民間樂曲2823首,並結集出版,為上海民間音樂的傳承發揮巨大的作用。1980年以後,由於專業音樂教育的恢復,上海共有數百人先後榮獲了各類國際比賽的獎項。孔祥東、黃英、廖昌永等均成為國際聞名的音樂表演家和演唱家。在西洋音樂普及上,上海電台創立星期廣播音樂會,並持續至今,培養了一大批欣賞西洋音樂的聽眾。同時一些國際性音樂團體和大師也時常在上海音樂廳、上海大劇院和東方藝術中心進行交流演出,如帕爾曼、小澤征爾、馬友友、柏林愛樂樂團、紐約愛樂樂團等。
流行音樂方面,上海本地的相關製作和樂團在1970年代以後開始逐漸復甦。1993年,為鼓勵上海和中國的流行音樂的發展,上海東方廣播電台設立專業的流行樂榜單,即東方風雲榜。而本土的流行樂也培養了一批著名歌星,例如毛阿敏、胡彥斌等。此外,上海在國際流行樂交流上,組織和媒體都大力推動,上海的流行音樂電台——動感101連續數年轉播格萊美頒獎典禮。此外,一些國際流行樂壇的著名歌手都在上海舉辦過個人演唱會,例如惠特尼·休斯敦[31]、席琳·狄翁[32]、瑪麗亞·凱莉[33],林肯公園[34],比吉斯[35]、海莉·薇思特拉[36]、濱崎步[37] 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