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二戰中美軍入侵台灣的登陸計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堤道行動(英語:Operation Causeway)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太平洋戰爭中,美國曾經計劃的入侵日治台灣的登陸行動。1944年夏季美軍佔領馬里亞納群島後,該計劃被作為繼續向日本本土進軍的可選方案納入考量。但針對台灣的登陸行動最終被取消,改為空中轟炸台灣,登陸琉球群島、菲律賓及硫磺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一直是其重要的戰略支點,一方面台灣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了日本南進戰略的跳板,另一方面台灣社會也為日本提供了戰爭所需的各種戰略物資以及兵員。當戰線隨着美軍的「跳島」戰術取得成功,逐漸逼近台灣時,在台灣進行登陸作戰便納入了美軍的考量範圍。
時任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歐內斯特·金是該計劃的主要支持者。美方認為,若能奪取台灣,將為日後針對日本本土的行動——包括空襲與登陸——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無論是象徵意義還是實際作用,美軍奪取台灣都能更好支援中國抗日戰場。
考慮到台灣島的面積,以及登陸行動中,入侵部隊數量至少應該是防守部隊數量三倍的慣例,登陸台灣所需的美軍人數將接近50萬(包括陸、海、空和後勤支持),其中登陸部隊包括30萬2000名美國陸軍和10萬名海軍陸戰隊人員。登陸場設定在台灣南部海岸高雄和墾丁之間,登陸部隊將從四個灘頭登陸,首先建立對台灣南部三分之一區域的控制,然後沿着西海岸向北前進,向台北的日本殖民行政中心前進。最終,在2~3個月內,實現對全島的實際軍事佔領。[1][2]
由於美軍無法抽調足夠的資源執行該計劃,1944年6月該計劃縮小作戰目標,只攻佔台灣南部,並以廈門灣取代澎湖。[3]
西南太平洋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上將反對堤道行動,因為這與他關心的重返菲律賓的登陸作戰存在競爭關係。第五艦隊指揮官斯普魯恩斯上將也同意他的意見,認為登陸台灣的難度太大,必須仰賴從歐洲戰場挑撥的兵員才能滿足人數要求,故暫不具備可行性。在斯普魯恩斯的建議下,堤道行動於1944年下半年取消,美軍後來跳過登陸台灣,在登陸硫磺島後,直接登陸了更靠近日本本土的琉球群島。台灣成為了一個次要戰略目標,作戰方式改為實施空襲。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