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濕霧(西班牙語:Garúa直譯:毛毛雨)是南美洲的一種天氣現象,常在南半球的冬季發生於秘魯厄瓜多爾南部和智利北部沿岸。熱帶海岸沙漠受濃濕霧影響,溫度適中、濕度偏大。濃濕霧為乾燥地區帶來大量水氣,並保證霧植英語lomas的生存。濃濕霧因其發生率和持續性以及對氣候和環境的影響,而在眾多天氣現象中顯得特別。

濃濕霧的形成

Thumb
秘魯利馬附近國家保護區的濃濕霧景象

秘魯涼流對南緯5度至30度之間的秘魯和智利沿岸濃濕霧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在這個長達2800米的範圍內,洋流為常年乾旱地區帶來豐沛的水汽,令氣候變得溫和。同時,該地區會產生逆溫現象,氣溫隨着高度的上升而上升,臨近洋面的氣溫反而較低。冷空氣藉由信風向東吹至岸邊,霧氣冷凝形成濃濕霧的景象。[1]

儘管名為「」,但濃濕霧並不會轉化為降雨[2]濃濕霧中的水滴直徑為1~40微米,不足以形成雨水。[3]

對氣候的影響

Thumb
秘魯西海岸的荒漠除了被濃濕霧影響的範圍以外幾乎沒有植物分佈。

秘魯寒流及其形成的濃濕霧對氣候的影響顯著。秘魯首都利馬位於南緯12度,是熱帶海濱城市,常年平均氣溫應為26攝氏度以上。但由於寒流的影響,利馬實際上的氣溫在一月至三月平均為23攝氏度,常發生濃濕霧的七月至九月平均為17攝氏度,此時正是利馬最涼爽的時節。[4]

除此之外,光照受到濃濕霧的影響更大。利馬平均每年的日照百分率僅為34%,全年日照小時數為1230,七月和八月平均光照時間不及一小時;[5]而著名的霧都倫敦每年尚有1573小時受陽光照射[6]天津每年接受約2576小時[7]紐約每年接受2535小時的陽光照射[8]。冬天的利馬漫天都是迷霧,令19世紀美國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筆下把這座城市描述成「你看不到的最怪異、最陰鬱的城市」。[9]

在南緯5度至30度之間的海岸荒漠上,平均每年降水量只有不足10毫米,有些地方甚至多年無雨,令零散分佈於秘魯和智利海岸的霧植只能靠濃濕霧和偶爾發生的厄爾尼諾現象來補充水分。除了霧植和潮濕的安第斯山腳下形成的河谷之外,海岸可說是不毛之地。[10]

濃濕霧形成於海岸,僅向內陸延伸數公里,尤其集聚於海拔300~1000米的生長着霧植的山坡,並消失殆盡。[1]

霧的收集

Thumb
濃濕霧帶來的水汽是霧植生存的關鍵。

在乾燥缺水的荒漠地帶,濃濕霧是水分的重要來源。1985年,科學家在智利用聚烯烴網設計了一種收集霧的系統,用於收集濃濕霧的水分來為當地村民供水,此計劃名為濃濕霧計劃。濃濕霧計劃在山脊設立了50張巨型收集網,大約收集了濃濕霧中2%的水分。[3]2005年,又在原來的基礎上新設了3平方米收集網,使每天每平方米收集網能夠收集5升水。[11]

在秘魯,為保護脆弱的霧植生態系統,環保組織在阿蒂基帕區安裝了類似的收集網,為當地80戶住民發展農業,尤其是橄欖種植業。[12]

參考資料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