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活躍區太陽大氣層中的一個臨時區域,其特徵是強大而複雜的磁場。它們通常與太陽黑子有關,並且通常是劇烈噴發的來源,例如日冕物質拋射太陽閃焰[1]。在任何給定的時間,太陽盤上活躍區的數量和位置取決於太陽週期[2][3][4][5][6]

活躍區編號

在初始觀測後的第二天,美國太空氣象預報中心就會為太陽盤上新觀測到的活躍區分配了4位數字的活躍區編號。分配給特定活躍區域的編號是接續在先前分配的活躍區編號之後。例如,前一個編號是8090,或AR8090,接下來的活躍區就是AR8091。

2002年7月14日,活躍區編號達到10,000。但是,受限於電腦設定的格式,SWPC仍繼續使用4位數值編號,以AR0000呈現[7][8]

磁場

Thumb
高度簡化的活躍區磁場圖,說明了其雙極性。

威爾遜山磁性分類法

威爾遜山磁分類系統,也稱為黑爾磁分類系統,是一種對活躍區域磁場進行分類的方法。它於1919年由喬治·海爾和在威爾遜山天文臺工作的同事首次引入[9]。它最初只有α,β和γ磁性分類,後來由H. Künzel在1965年修改,增列了δ的分類[8][10]

更多資訊 分類 ...
分類 描述[8][11][12]
α 都具有相同的磁極性,包含單顆太陽黑子或一組太陽黑子的活躍區域。相反的極性對應物仍然存在,但強度微弱或濃度不足以形成太陽黑子。
β 至少具有兩個相反磁極性的太陽黑子或太陽黑子群的活躍區域。兩極性之間也存在一條簡單的中性線。
γ 具有磁極性完全混合的太陽黑子的活躍區域。
β-γ 至少具有兩個相反磁極性的太陽黑子或太陽黑子群(因此為β),但沒有明確定義的中性線劃分相反極性的活動區域(因此為γ)。
δ 其它類型限定的符號,表示在太陽圖距離上相隔不超過 2° 的單顆半影區域內有極性相反的本影。
β-δ 具有β磁場的活躍區域,並且在單顆半影內至少有一對極性相反的本影(因此為δ)。
β-γ-δ 具有β γ磁場的活躍區域,並且在單顆半影內至少有一對極性相反的本影(因此為δ)。
γ-δ 具有γ磁場的活躍區域,並且在單顆半影內至少有一對極性相反的本影(因此為δ)。
關閉

太陽黑子

Thumb
在可見光下看到的一個活躍區,顯示一群太陽黑子。
一群太陽黑子隨着時間的演變。

在活躍區中發現的強磁通量通常足以抑制對流。如果沒有對流將能量從太陽內部輸送到光球層,表面溫度會隨着黑體輻射發射的強度減弱而降低。這些較冷的等離子區域被稱為太陽黑子,並且經常成群出現[13]。然而,並不是所有活躍區都有太陽黑子[7]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