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泉州市的洛陽江入海口處的一座跨海石橋,同時也是中國境內第一座跨海石橋,有「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之譽[1]。該石橋始建於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嘉祐三年(1058年)時任泉州知州的蔡襄開始主持造橋,通過筏型基礎和種蠣固基解決了包括鋪橋面、建橋墩在內的多個難題。嘉祐四年(1059年),洛陽橋正式建成,蔡襄親自題寫《萬安橋記》。此後歷朝歷代洛陽橋都曾歷經修葺。南宋時期,洛陽橋的護欄外增設多座佛塔和風水塔。該橋長1200米,共有46個橋墩,北側位於惠安縣境內,南側位於洛江區境內,橋的中段建在一座名為中洲的江心島上。橋上及中洲上共建有包括佛塔、護塔神像等多種附屬建築。1988年,洛陽橋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洛陽橋入圍「海上絲綢之路」申遺點。
洛陽橋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福建省泉州市 |
座標 | 24°57′20″N 118°40′37″E |
分類 |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
時代 | 宋至明 |
編號 | 3-68 |
認定時間 | 1988年 |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因其在洛陽江上而得名洛陽橋。相傳唐朝年間,唐宣宗微服出巡至泉州惠安縣西北的一條河旁,稱該河周邊的風景和洛陽有些相似,該河遂得名洛陽江[2]。
在洛陽橋修建之前,當地曾有一座萬安渡口渡人過江[3]:3。由於該地地處洛陽江入海口,風高浪急,因渡江而造成的傷亡事件屢有發生[4],巨大的風浪經常導致連續數天無法渡江。北宋慶曆年間,泉州人李寵曾在當地用石塊砌成橋墩、以木板為橋面的方式搭建了一座浮橋供行人過江,但該橋也多次被沖毀。皇祐五年(1053年),泉州人王實在原有浮橋的基礎上加蓋固定石橋,這也標誌着洛陽橋正式開始修建。修建的過程中,工程遇到了包括資金緊缺、7個橋墩無法修建、橋板無法搭建等問題。嘉祐三年(1058年)七月,蔡襄擔任泉州知州,並隨即主動參與到洛陽橋的修建之中。他號召捐款,並用養殖海蠣的方式加固橋墩[a],同時利用潮水漲落成功架設橋面。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洛陽橋正式建成,蔡襄為此專門題寫了《萬安橋記》[7][b]。洛陽橋也由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跨海大橋[6]。北宋至近代,洛陽橋的周圍先後修建起了8座形制各異的風水塔和佛塔[9]。
由於在修造過程中採用了海蠣作為加固橋墩的手段,洛陽橋下的海蠣自建成之時起就頻頻遭到盜挖。北宋元豐年間就有官員上奏,請求下令將盜挖洛陽橋海蠣的人判處2年監禁[10],類似的律法在此後各代也得到了沿襲[11]。根據記載,洛陽橋自建成至1993年共經歷過27次維修[4],其中在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做了首次修理,明代永樂六年(1408年)、景泰四年(1453年)等均有重修[12]。明朝嘉靖年間,洛陽橋中心的中洲上層修建起一座兵營以抵禦倭寇,是為「洛橋新城」[3]:14。明朝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泉州發生大地震,洛陽橋在地震中安然無恙[13]。崇禎年間,由於倭寇基本絕跡,洛橋新城上加蓋了一座樓閣,是為「鏡虹閣」[c]。清代康熙二十年(1681年)、雍正八年(1761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也曾有過受損和修復紀錄。咸豐十年(1860年),洛陽橋遭到洪水衝擊,雖有維修但無大修,時至1932年已經破敗不堪,於是當時駐守在泉州一帶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對橋身進行了加固,恢復橋墩的同時加築了鋼筋混凝土橋樑和橋面。抗日戰爭時期,該橋為日軍所損毀。1946年有所維修,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國軍將洛陽橋橋面完全炸毀,橋上文物損毀殆盡,僅餘橋墩,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組織人力修復。1961年,洛陽橋入列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12]。1974年,由於洛陽橋損毀嚴重,已經無法承擔交通任務,公路部門在洛陽橋上游700米處修建了新的公路橋,而洛陽橋也正式成為連同洛陽江兩岸村落的通道和文物遊覽橋[3]:5。1988年,洛陽橋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1991年,洛陽橋正式立項重修,並於1993年正式動工,1996年完工[3]:5-6。2009年,洛陽橋經泉州市文物局列為「海上絲綢之路」申遺點之一[15]。
洛陽橋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泉州市的洛陽江入海口處,是一座跨海石橋。該橋為南北走向,橋從江岸的石砌江堤延伸而出,經過江中心的一座名為「中洲」的小島,南側接入洛江區境內。洛陽橋全長731.29米[d],南側引橋長80.5米,寬7米;北側弓橋長11米,寬7米,主橋面寬5米。有47個橋孔和46個橋墩。橋墩採用條石砌成,頂部兩層的條石向左右挑出以減少石樑板的跨度。橋墩底部面向河流上游建有分水尖,尖頭略上翹,是為「筏型基礎」。橋樑板均為大型條石,最早建設時利用漲潮搭建而成。橋板兩側建有500個石制扶攔,以防行人落水。[11][13][4][12][3]:7-10
洛陽橋的中洲上現存兩座石亭,其一為「中亭」,位於中洲北側,是一座四角涼亭,始建年代無法考證,現亭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清末民初的基礎上重修所得。另一座亭為「西川甘雨碑亭」,為紀念明代晉江縣令方克所建。民間傳說方克為晉江祈雨成功,鄉民為紀念而修建此亭。[4][3]:11-12
在橋的護欄外側現存7座石塔,其中樓閣式塔3座,寶篋印經式塔1座,五輪塔1座,經幢1座,鎮風塔1座,在中洲上還有,1處塔的基座。這7座塔由南到北分別為:[4][12][9][3]:12-13
洛陽橋的南北兩側橋頭各有兩尊護橋石雕神像,兩兩相對,通高1.63米,均為北宋時期所作。這些雕像面容均為漢人,頭戴頭盔,身披鎧甲,手托長劍。[4][3]:13-14
在洛陽橋南端500米處建有一座蔡忠惠公祠,是後人為紀念蔡襄建洛陽橋有功而造。該祠始建於北宋,現存為清代建築形式,為坐北朝南的三開間三進殿堂。洛陽橋北側建有一座昭惠廟,現存為清代結構建築,兩進五開間。該廟始建年代不詳,據考古人員推測其原為鎮海庵,後改為昭惠廟。在洛陽橋南端還有大量的修橋碑刻,其中包括著名的《萬安橋記》,共計兩方石碑共153字,石碑高3米,寬1.5米。此外在橋的北側、中洲和南側共分佈還有26方不同時期的修橋碑記。[9][4][3]:14-15
洛陽橋兩側和橋面長時間為大排檔餐館佔據,其中2005年時橋的南北兩側均曾用於擺放大排檔餐桌[16],而2006年有人在洛陽橋中央的亭子內強建了大排檔[17],由於大排檔做飯做菜造成油水等廢棄物會對石橋造成破壞,有關違法設施行為都在隨後在市級執法部門勒令下遭到拆除或整改[16][18]。2010年,部分周邊村民試圖在洛陽橋中亭邊擅自建造一座觀音廟,有關部門將之緊急叫停[19]。幾個月後,這批村民又在洛陽橋南側橋頭樹立起一座石制觀音像,但這次行為同樣沒有經過有關部門審批[20]。
2008年時,洛陽橋兩側河道嚴重淤積,垃圾成堆,已經影響到了洛陽江兩岸漁民的正常生活,同時也影響到了洛陽橋的保護問題[21][22]。對此,2014年泉州市計劃投資700萬元人民幣整治洛陽橋周邊環境,其中包括河道清淤等工程[23]。2015年,泉州市的海岸線周圍種植了大面積的紅樹林,並延伸至洛陽橋周圍,社會上也由此出現了「紅樹林是否會威脅到洛陽橋的安全」的爭議[24],泉州市文管所還曾組織人力清理掉了洛陽橋周圍30餘棵紅樹[25]。2016年11月,洛陽橋周邊環境整治方案正式上報國家文物局[26],當年12月該方案基本獲批覆同意,但否決了其中清淤工作的部分[2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