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松滋河始於上荊江南岸的「陳二口」(松滋口)。這裏原為長江主航道,現已經成為岔江,稱「南江」。左岸為枝江市的百里洲。從「陳二口」(松滋口)至松滋的「大口」(位於涴市鎮最西端)為上游,亦稱主流,長24.5公里。在「大口」,左岔出「采穴河」,複流入長江。
松滋河在湖北境內分為兩支(東、西支);在湖南境內分為三支(東、中、西支)。[1]
松滋河湖北省境內的東西支在馬公湖、瓦窯河相會。在湖南省境內分為三支:[6]
松滋河多年徑流量為459億立方米。洪水期間松滋河分流量約佔荊江洪水流量的七分之一。1954年東西支合流量為10130秒立米,1998年合流量9350秒立米。
松滋河與虎渡河匯流後入目平湖的洪道稱松虎洪道(松澧洪道)。從松滋河東、中支匯合處的小望角起經縣城、小河口,長26.1公里;從小河口至肖家灣,長18.4公里。松滋河與虎渡河在安鄉支汊眾多,隨着合理的堵支強幹,匯流點逐步南移。從松滋河與虎渡河匯流點開始的松虎洪道,1954年以前為松蔭(安福鄉最南)外洲,止於肖家灣,長54.5公理;1954年至1958年起於五七電排,止於肖家灣,長47.0公里;1958年至1978年起於(安鄉縣城北)書院洲,止於肖家灣,長37.0公里;1978年以後起於安宏鄉小河口,止於肖家灣,長18.4公里.。
洈水為松滋河右岸一級支流,在劉家咀注入松滋河西支。為松滋水系最大的支流。洈水北支發源於五峯縣青水灣,南支發源於石門縣五里坪,南北兩支在兩河口匯合後注入洈水水庫,水庫集雨面積1142平方公里,總庫容5.93億立方米,有效庫容3.09億立方米,主壩長1640米,最大垂直高42.7米,有溢洪道兩座,下泄量為6180秒立米。再從壩下經西齋、楊林市、桂花樹,在汪家汊注入松西支。洈水河全長159.8公里,納5條支流和19條溪澗,流域面積2218平方公里。洈水歷史上最大流量為8340秒立方米(據汪家汊1844年洪水痕跡推算),西齋流量是5700秒立方米,西齋以下匯入2640秒立方米。1935年西齋流量為3500秒立方米,下游匯入約1000秒立方米。
界溪河,系松滋河一級支流,發源於松滋縣指路碑,為松滋縣、澧縣的界河。流經縣境劉家大屋、三岔江、香水壋,於界溪橋河入牛浪湖,全長12公里,縣內流域面積34.84平方公里。有發源於澧縣馬家灣北的一條二級支流在三岔江注入,全長14公里。
1870年長江特大洪水,在松滋縣南岸干堤在龐家灣(今新江口)、黃家鋪(今沙道觀)潰堤。民國《松滋縣誌》載:「洪水過後,百里之遙,幾無人煙,災民36萬」。[8]當年堵復。由於堵口不牢,於1873年再潰,沖成大口,形成松滋水系。松滋潰口以後,分若干支汊河直超中河口,搶佔虎渡河的入湖通道,在現在的添圍垸附近入湖,迫使虎渡河從中河口東循虎西山崗黃山頭東麓南下(現在的虎渡河)。
民國27年(1938)7月23日,松滋口最大入口流量12300立方米/秒。1987年松滋河新江口的西支的最大流量7910立方米/秒,沙道觀的東支的最大流量3120立方米/秒。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