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瀘定橋,又稱大渡橋,位於中國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懸索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於康熙45年(1706年)。

快速預覽 瀘定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瀘定橋
Thumb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
座標29°54′52.2″N 102°13′48.6″E
分類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時代1935年
編號1-22
認定時間1961年3月4日
保護歷史
1980年7月7日:四川省重新確定公佈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閉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紅4團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況下,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進,並在5月29日凌晨6時按時到達瀘定橋西岸。

1956年8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1]。1961年3月4日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980年7月7日重新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3]

Remove ads

鐵索橋

瀘定橋所在的地區,是四川通往康區衛藏的交通要道,來往的商旅甚多。在未建橋之前,人們大都依靠竹索、藤索或附近的三個渡口渡過大渡河,但因為水流湍急,過河十分不易。為了加強與康藏地區的聯繫,政府決定在河谷狹窄、地勢低平、水流較緩的瀘定城西建造懸索橋樑。瀘定橋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動工,次年竣工。因為是康熙帝御批建造的,因此它又叫做「皇橋」,而民間則稱之為「鐵索橋」。橋建成後,為保證安全,每天僅允許定時通行並限制同時過橋的人數。

瀘定橋是一座懸索橋,跨度為101.6米,寬度為2.8米,底部距離枯水時的水面約14.5米。橋由13條鐵索組成,其中9條為底索,索間距離33厘米,上鋪橫木板,橫木板上再鋪八道縱木板作為橋面。另外4條鐵索則作為行人的扶欄。鐵索每根長127.45米,重約2.5噸,有碗口粗細,由800-900個扁環扣鏈而成。[4]

橋的兩岸有橋台,高20米,上為梯形,下為方形,用條石砌築而成。兩個橋台的後面各開有一口深6米的落井,每口井都有生鐵鑄就的地龍樁7根或8根,與橋身平行地插在井底的井壁上。地龍樁下面再橫臥一根鐵鑄臥龍樁,每根重1800斤。瀘定橋的鐵索就固定在這些臥龍樁上,由橋台和橋樁的重力來共同承受橋的拉力,堅固無比。兩岸的橋台上都建有橋亭,既可防止雨水侵蝕落井,也是官府徵收過橋稅費的場所。東橋亭內有康熙「御製瀘定橋碑」,記述造橋的始末,西面有康熙親自書寫的「瀘定橋」三字碑。[5]東橋亭背後還有觀音閣,登臨其上可俯瞰整個瀘定城。

1950年,作為川藏公路的一部分,瀘定城以北新建了鋼索懸橋,瀘定橋已不再承擔交通要道的作用。1977年整個橋樑進行了重修,岸上還建造了陳列紅軍史跡的展示館等。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Remove ads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