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區域主義(英語:Regionalism)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興的一種理論,強調「鞏固國家與周邊地區的利益及外交」[1]

在最初的10年左右,區域主義是非常盛行的。第一個連貫的區域模型始於20世紀50至60年代的歐洲經濟共同體,但是效果有限,被稱為「舊區域主義」。之後主張雖然逐漸受到冷落,但其理論已擴展至全世界。到1980年代末,冷戰的結束,以及全球化運動的興起,區域主義再次受到重視[2]。此時出現區域整合的「新區域主義」。區域一體化成為當代國際貿易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其餘是多邊主義單邊主義歐洲國家的歐洲聯盟能經歷超過40多年的經濟一體化,被認為是當時最成功的例子。

區域化

區域化(英語:regionalisation)是地理毗鄰的國家間自然而然,由下而上發生的整合。 不同於區域主義是國家由上而下的整合。

新區域主義

1990年代的新區域主義,分為封閉區域主義(Close Regionalism)和開放區域主義(Open Regionalism)。封閉區域主義,採取保護主義措施,最終在區域內建立貨幣統一的關稅同盟,或透過區域貿易協定,在區域整合的過程中,降低過度依賴整合帶來的風險。與封閉區域主義相比,開放區域主義是沒有任何超國家機構參與的雙邊、三邊或多邊活動。在全球化下,各國透過區域內或區域間的自由貿易協定,建構全球經貿體系。

建築學

批判性區域主義英語Critical regionalism是追求人性化現代建築的理論或方法,不認同全球一統性,排斥無思考地仰賴科技,喜好運用地區性的傳統人文和材質方案,同時又保有全球性當代文化的體認。[3]

區域整合案例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