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繼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沈繼祖(?—?),字述之,興國(今屬江西)人。

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進士。知當陽縣。寧宗慶元二年(1196年),除校書郎,追論程頤為偽學,遷監察御史。是年十二月,在韓侂胄支持下,沈繼祖聯合監察御史胡紘彈劾朱熹,論「不孝其親」、「不敬於君」、「不忠於國」、「玩侮朝廷」、「哭吊汝愚」、「為害風教」等六大罪,第六條又有「誘引尼姑以為寵妾」,「家婦不夫而孕」之言;還主張斬熹之首,以絕朱學,而史稱「慶元黨案」[1]。朱熹趕忙上書:「草茅賤士,章句腐儒,唯知偽學之傳,豈適明時之用」,並表示「深省昨非,細尋今是」[2][3]

有《梔林集》,已佚[4]。沈繼祖之詩,曾收入《永樂大典》。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