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分水餅又稱分餅或擔餅,是一個流傳於臺南市永康區與新化區用來慶祝新生兒的傳統習俗,有別於民間一般皆以油飯、紅蛋或蛋糕,在西勢廣興宮祭祀圈一帶,卻是以水果餅來慶祝,於每年農曆正月二十日舉辦,目前已成為廣興宮境內的「擔餅節」。永康擔餅節現為臺南市文化資產之一,2009年1月15日登入為中華民國民俗及有關文物之文化資產類別。[1]
相傳約一百多年前,位於西勢、新莊、番薯厝及崙仔頂四莊一帶的莊民感到此地壯丁不足,為了祈求能夠生兒子而齊集在莊頭信仰中心的廣興宮前,向主神謝府元帥許願,如能「喜獲麟兒」,將來一定豐盛祭祀,演戲酬神,並「挑餅」分送莊民;後來,莊民真的生了兒子,於是相約在謝府元帥誕辰的農曆正月二十日分餅還願,因此每年庄內若有生男丁的人家,當天都需分餅給所有莊民,分享添丁的喜悅。流傳至今,就成了這四個村莊重要分餅節日。[1] 後來因太平洋戰爭期爆發,物資缺乏而中斷,至1957年(民國46年)居民倡議才再度恢復。近來,男女平等的意識逐漸提升,加上政府推動的生育政策,自2013年起,生女兒的人家也加入擔餅的習俗。
若每年農曆正月二十日以前一年中,居住於西勢廣興宮信仰圈境內的家庭,家中有新生兒(早期僅限男生),即要在農曆正月二十日當天(即謝府元帥聖誕)分送水果餅給村內居民品嚐,共享生子的喜悅。
農曆正月二十日上午,凡是有新生兒的人家都會依照古禮,利用竹籃挑着所準備三牲酒禮、發糕、紅龜和水餅等供品以及新的童裝,並攜帶該位新生男童,至廣興宮參拜謝府元帥,感謝祐賜,並祈求孩子平安長大成人,將來能夠出人頭地。下午一點半到三點間便開始分送水餅,早年是由人工挑着,挨家挨戶的分送,擔餅日與挑餅日等名稱因此而生,但目前僅會在廟前用扁擔進行象徵性的擔餅儀式,再利用機車或汽車配送。且分送的方式因各莊的位置也有着不同的差異,像是永康西勢、新莊和番薯厝三莊是由各莊爐主領隊,依福份名冊,分送至各家,至於新化的崙仔頂西,中,東三個角頭,則採用集中分送式,分送戶將水餅送到爐主宅前排成一列,再由爐主點名逐一領取。[2]
至於水餅的分送有兩種,一是「福份餅」,一是「老大餅」。福份餅是分給住在庄內而具有「福份」資格的莊民。所謂「福份」,就是廣興宮登記有案的會員,會員僅有男性,且每年必須按時向廣興宮繳交「福份錢」,分餅時,一戶中有幾個福份就送幾塊水餅。「老大餅」則是送給庄內滿6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不必繳交「福份錢」即可分得,有着祝福延年益壽,永遠健康的含意。[3]
水餅即為水果餅,因帶有祈福、延壽之意,也稱作幸餅,是一種包有糖膏、或芋、金桔的圓形麵粉煎餅,其厚度約莫一公分,直徑約一台尺,有大小兩種,大者一斤重,小者半斤重,[2]因富含果汁的香味,吃起來清甜可囗,目前多半由當地糕餅店製作且發展出多種口味,分餅的大小是依主人家的經濟能力所決定的,分餅時,生男兒將使用傳統的金桔內餡,生女兒則使用草莓內餡。因為口感特殊,以及寓意豐富,成為永康三寶之一[註 1],是一項別具永康的在地特色的伴手禮。[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