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毛奇齡(1623年—1716年),原名甡,字大可,又字齊于、于一,號西河,又號河右、初晴、秋晴、晚晴、僧彌、僧開、春莊、春遲等,浙江紹興府蕭山縣人,明末清初經學家、文學家。
少時聰穎過人[1],十三歲應明末童子試,主考官陳子龍見他年幼,玩笑說:「黃毛未退,亦來應試?」毛奇齡答道:「鵠飛有待,此振先聲。」對仗頗工,眾人皆驚。清兵南下,與沈禹錫、蔡仲光、包秉德避兵於深山,築土室讀書,曾謂:「元明以來無學人,學人之絕斯三百年矣。」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儒科二等,授翰林院檢討,充史館纂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會試同考官,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因兩膝腫脹,關節僵硬,辭職歸隱[2],居杭州竹竿巷兄長毛萬齡家。專心著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病逝[3]。葬於蕭山北幹後浦灘。
毛奇齡之文章「縱橫博辨,傲睨一世」[4],他反對朱子學,他的弟子收集其舊文編撰《四書改錯》以攻擊朱熹《四書章句集注》[5]。他還寫了一部《仲氏易》,把宋人講的《易經》推倒。毛奇齡認為周敦頤的《太極圖》是來自道教的文獻[6]。全祖望平生最惡毛奇齡之書,奮力攻擊[7]。又著有《湘湖水利志》3卷、《蕭山縣縣志刊誤》3卷等。清初《四庫全書》收錄其著作二十八種,見於《存目》的三十五種,為《四庫全書》中個人著作被收錄最多的一位。
毛氏其先出自「注經世業」的《毛詩》註釋者。
兄毛萬齡。
《毛詩續傳》、《古今通韻》、《春秋毛氏傳》、《經集》、《竟山樂錄》、《樂本解說》、《皇言定聲錄》、《西河詩話》、《詞話》、《四書改錯》、《河圖洛書原舛編》、《太極圖說遺議》,後人編著《西河合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