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卑斯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尔卑斯带

阿爾卑斯帶,也稱為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1],是從爪哇島蘇門答臘島伸延至喜馬拉雅山脈地中海以及大西洋地震帶造山運動[2],是一個經常發生地震火山爆發的地區,板塊移動劇烈。

阿爾卑斯帶
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它是全球第二大地震活動區,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之後,佔有全球最大地震的17%[2]

阿爾卑斯帶是被正在進行的板塊構造阿爾卑斯造山運動造成。這條帶是特提斯洋中生代新生代到最近的密封以及向北移動的非洲板塊阿拉伯板塊印度板塊歐亞板塊之間碰撞過程的結果[1]

範圍

印度尼西亞位於鄰近新幾內亞的東北部島嶼的環太平洋火山帶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小巽他群島峇里島弗洛勒斯島帝汶島)南部和西部的阿爾卑斯帶之間。2004年蘇門答臘海岸附近的印度洋地震發生在阿爾卑斯帶內。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