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莓
莓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樹莓,又稱樹梅,泛指薔薇科懸鈎子屬多種植物之果實,尤其是空心莓亞屬 (subgenus Idaeobatus) 的物種。
英文單詞「raspberry」一般指覆盆子,即學名為Rubus idaeus的物種,但覆盆子只是樹莓的一種;廣義的樹莓包括懸鈎子屬的部分其他物種。
形態
樹莓均為木本多年生植物,果實類型為聚合果,每顆樹莓由單朵花中的近100枚心皮聯合發育而成[1],重約3-5克。每個心皮對應一顆成熟樹莓中的小核果,成熟時內果皮較硬包裹種子,中果皮多汁,外果皮極薄。
樹莓與同屬的黑莓形態、名稱類似,不同之處在於樹莓的花托並不與果實相連,因此採摘下來的樹梅是「空心」的,而黑莓的花托則和多汁的果實部分完全合生,無法分離。
食用

樹莓的果實酸甜多汁,既可生食也可加工成各式食品,例如果醬、凍干零食、果汁、果泥、果醋、糖果等,還可加入各式糕點(如樹莓派、撻)和雪糕(如樹莓漩渦雪糕)。由於樹莓不耐運儲,容易變質,在經常食用樹莓的歐美國家也常年以冷凍的形式售賣。
樹莓也可用於釀酒。朝鮮民族的覆盆子酒傳統上以高麗懸鈎子(插田泡)的果實釀造而成。法國盧瓦爾河地區特產的香博也是採用多種樹莓搭配橘皮、蜂蜜等製成。比利時也有一種名為Framboise的蘭比克啤酒,以樹莓為原料釀造。
栽培
樹莓多栽培於溫帶,生長需要充足的陽光和水分。土壤需在排水性良好的同時含有豐富的有機質,pH值中性偏酸為宜(6-7)[2]。過濕或板結的土壤會導致疫黴菌造成的爛根,這也是樹梅栽培中最嚴重的病害之一。植株生長較快,在不修剪的情況下很容易蔓延開來。
種類

空心莓亞屬 (subgenus Idaeobatus) 中較常見的樹莓物種包括:
- 覆盆子——又名覆盆莓,市場上最常見的樹莓,指名亞種原產歐亞大陸。
- 茅莓——又名紅梅消、茅莓懸鈎子,原產東亞及澳洲。[5]
- 山莓——又名變葉懸鈎子、牛奶泡[6],原產亞洲東南(中國大陸除新疆、日本、緬甸、越南等地)。
- 高粱泡——原產亞洲東南(華南、台灣、泰國一帶)。
- 空心泡——又稱刺莓、腺斑懸鈎子,原產中國中部、南部及亞洲熱帶。[7]
- 牛疊肚——又稱山楂葉懸鈎子、牛凸肚。東亞分佈的蓬蘽併入此種[8](即學名R. hirsutus所對應的東亞居群;該學名所對應的西北歐居群併入歐洲黑莓R. vestitus[9])。
- 多腺懸鈎子——又稱酒莓(wineberry)[10][11],原產東亞。
- 橢圓懸鈎子——原產亞洲(印度次大陸至中國及中南半島、菲律賓一帶),因其地理分佈英文俗稱「喜馬拉雅黃覆盆子」(yellow Himalayan raspberry)。
- 插田泡——又名高麗懸鈎子,原產亞洲(中國北部及東部、朝鮮半島)。
- 梣葉懸鈎子——又名蘭嶼榿葉懸鈎子,僅產台灣和馬來群島的小巽他群島,分佈區域狹窄。
- 西方樹莓——又稱黑樹莓(black raspberry),原產北美,與黑莓不是一種。
- 白莖覆盆莓——又稱白莖皮樹莓(whitebark raspberry)、藍樹莓(blue raspberry)、白皮糖莓,原產北美。
歸入其他亞屬,但也有時稱為「樹莓」(raspberry)的物種:
- 美花莓——又稱美味莓[12]、洛基山莓、博爾得樹莓,產北美(美國中西部至墨西哥北部);美花莓亞屬(subgenus Anoplobatus)
- 香花覆盆子[13]——又稱紫美花莓,產北美(美國中北部及東部、加拿大東部);美花莓亞屬(subgenus Anoplobatus)
- 雪懸鈎子——也稱雪莓,產美國西部;矮生莓亞屬(subgenus Chamaebatus)
- 北懸鈎子——環北極分佈(歐亞及北美);匍匐莓亞屬(subgenus Cyclactis)
- 木莓——又稱斯氏懸鈎子、高腳老虎扭[14],產華中、華南;木莓亞屬(subgenus Malachobatus)
- 烏藨子(R. parkeri)——又稱烏泡、烏泡子[15],產華中、華南;木莓亞屬(subgenus Malachobatus)
許多現代商業中流通的紅色樹莓都來自歐亞原產的覆盆子和北美原產的硬毛覆盆子之雜交。[16]各種樹莓也可與懸鈎子屬的其它物種發生中間雜交,例如羅甘莓便是覆盆子和黑莓偶然雜交而來。

果實紅色或黑色的樹莓物種中都存在乳黃色果實的自然變異個體或園藝選育株系,這種淺色的果實往往是由無義突變導致花青素無法正常合成而產生的[17],但味道上與正常的果實區別不大。美國東部市售的淺色樹莓通常為變異的覆盆子(有時商品名作「金樹莓」/golden raspberries),而其它物種的淺色變體則相對少有規模性種植生產。
商業化栽培中的樹莓品種主要可根據產果季分為兩種:秋果型和夏果型。[18]
秋果型品種在當年新發育的枝條上結果(英文稱「Primocane-bearing」),室外植株從夏末到降霜都可採收,大棚種植則採收期更長,相對而言需要的支架支撐更少,因此更易維護。在修剪方法得當的情況下,秋果型品種可在一年中於夏季和秋季分別結果兩次,因此也稱雙季型樹莓。[19]秋果型的品種相比夏果型更多,紅色、金色、紫色果實的品類皆有。[18]
在前一年發育的枝條上結果(英文稱「Floricane-bearing」),果期通常在每年六至七月左右。夏果型的品種普遍枝條容易長長而形成垂掛狀,因此需要常修剪或用支架支撐。[18]
引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