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禪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千霞山海明禪寺,簡稱海明禪寺或海明寺,是一座位在臺灣樹林坡內坑的佛寺。[1]

歷史
1933年,周鴻城在臺北州海山郡鶯歌街坡內坑購置土地3000餘坪[2],並以紅磚為主要建材興建私人山莊。[3]
戰後,悟明長老自上海前往臺灣,並在當地致力於宣揚佛法;周鴻城深受影響,並將其莊園土地所有權捐贈與悟明長老作佛寺創建之用。[4]1960年,悟明長老創建海明禪寺[4][2],同時開始為其建設到處募款化緣。1969年,該寺開始興建妙法堂並開闢聯外道路。1972年,該寺興建玄奘慈幼院,並收養孤兒數十名。[4][3]1979年,該寺興建七層舍利寶塔一座以及五觀堂、大寮、女眾僧寮等建物。1981年,該寺興建功德堂。1990年,該寺增建大雄寶殿、鐘樓、鼓樓,並於1993年完工。1991年,該寺興建開山紀念堂、東西單退居寮、明園及男眾僧寮等建物,並於1994年全數完工啟用。[3]
歷代住持
寺內例行事務
千霞山
事件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