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盛

明朝官員,因彈劾嚴嵩而死,被尊為北京城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楊繼盛

楊繼盛(1516年—1555年),仲芳椒山直隸容城縣(今河北省容城縣)人,明代政治人物,嘉靖丁未進士,官刑部員外郎,因彈劾權臣嚴嵩而死。後來,被奉為北京城城隍,有《楊忠愍文集》。

快速預覽 楊繼盛 簽名:, 籍貫 ...
楊繼盛
簽名:
  • Thumb
Thumb
清人繪楊繼盛朝服像
大明刑部員外郎
籍貫直隸保定府容城縣
族裔漢族
字號字仲芳,號椒山
諡號忠愍(穆宗追諡)
出生正德十一年(1516年)五月十七日
直隸容城縣
逝世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京師菜市口法場(今北京市西城區
配偶張氏
出身
  • 嘉靖十九年庚子科順天鄉試舉人
  •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二甲第十一名進士
著作
  • 《楊忠愍文集》
關閉

生平

嘉靖十九年(1540年),楊繼盛中式庚子科順天府鄉試第二十一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會試第三十八名,廷試二甲第十一名進士。他生性耿直,剛正不阿。工部觀政後,選授南京吏部驗封司主事,升任兵部車駕司員外郎時,韃靼首領俺答數次入寇,咸寧侯仇鸞請開馬市以和之,楊繼盛上書《請罷馬市疏》,力言仇鸞之舉有「十不可五謬」,嚴嵩庇護仇鸞,繼盛坐貶狄道(今甘肅臨洮縣典史。楊繼盛在狄道開辦學校,選了一百多個孩子上學,其妻張貞變賣珠寶首飾,作學校的經費。一年後,俺答依然擾邊,馬市全遭破壞。明世宗知繼盛有先見之明,再度起用楊繼盛,調為山東諸城縣令,改任南京戶部雲南司主事刑部員外郎兵部武選司員外郎,連遷四職[1]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楊繼盛以《請誅賊臣疏》彈劾嚴嵩,歷數嚴嵩「五奸十大罪」,嚴嵩反冠以「詐稱親王令旨」的罪名下錦衣衛獄,廷杖一百,有人送與蚺蛇膽一具,說是可解血毒,楊繼盛拒絕,曰:「椒山自有膽,何蚺蛇為?」[2]後楊繼盛於獄中自行割下爛肉三觔,斷筋二條,受盡三年折磨。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初一,嚴嵩授意刑部尚書何鰲,將繼盛與閩浙總督張經浙江巡撫李天寵、蘇松副總兵湯克寬等九人處決,棄屍於市。楊繼盛臨刑有詩曰:「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恩,留作忠魂補。」繼盛妻殉夫自縊

後世

燕京士民敬而憫之,以繼盛故宅,改廟以奉,尊為城隍,並以其妻配祀。死後十二年,穆宗立,追忠愍。「楊椒山祠」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達智橋胡同12號,為楊繼盛故居。祠內有諫草堂,堂內石碑上刻楊兩次批評朝政的諫言草稿。

評述

Thumb
《晚笑堂畫傳》之楊繼盛像

高陽評道:「明朝殺諫臣,自此而始(按——宣宗曾殺諫官戴綸,此言不確);反激排蕩,致使言路趨於偏激,由意氣而戾氣,國亡始息。說嚴嵩是明朝第一罪臣,亦不為過。然而此養姦純出於世宗的姑息,世有亡國之君,乃有亡國之臣,於此又得一明證。」[3]

事跡

楊繼盛曾師從同鄉陰從光。其子陰標與繼盛年齡相仿,同窗力學。後二人皆中進士。

文學

作家林語堂在其英文小說《京華煙雲》(Moment in Peking,又譯作《瞬息京華》)裏,杜撰了一個名為孔立夫的角色,四川人,其母方即為楊繼盛之後嗣。

家族

曾祖楊俊。祖父楊青。父楊富。母曹氏。永感下。兄繼昌、繼美。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