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耳短腳鵯(學名:Hypsipetes amaurotis)為鵯科短腳鵯屬的鳥類。分佈於日本、朝鮮半島、台灣、菲律賓以及中國大陸的東北、河北、浙江、上海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2]。
體長27-29cm,眼後耳羽棕褐色為其主要特徵。常成群於樹林邊緣地帶活動。[4]
分類與系統學
栗耳短腳鵯最初被描述為屬於鶇屬(Turdus)。後來,有些學者將其歸於栗耳短腳鵯屬(Ixos),之後又歸類為Microscelis,,直到2010年再次被重新分類到短腳鵯屬(Hypsipetes)。[5] 栗耳短腳鵯的別名包括亞洲栗耳短腳鵯、栗耳鵯和歐亞栗耳短腳鵯。
栗耳短腳鵯有 12 種已辨認出的亞種:
- 日本栗耳短腳鵯 H. a. amaurotis (Temminck, 1830):分佈於薩哈林島南部、日本、南韓,以及中國東北[6]。
- H. a. matchiae (Momiyama, 1923):分佈於日本九州南部。
- H. a. ogawae Hartert, 1907:分佈於琉球群島北部。
- H. a. pryeri Stejneger, 1887:分佈於琉球群島中部。
- H. a. stejnegeri Hartert, 1907:分佈於琉球群島南部。
- H. a. squamiceps (Kittlitz, 1830):原先被分類為黃鸝屬(Oriolus)的一個種,分佈於日本小笠原群島。
- H. a. magnirostris Hartert, 1905:分佈於日本火山列島。
- H. a. borodinonis (Kuroda, 1923):分佈於日本南大東島。
- 栗耳短腳鵯台灣亞種 H. a. nagamichii Rand & Deignan, 1960 : 分佈於台灣、蘭嶼與日本與那國島[7],為台灣特有亞種[6]。
- 栗耳短腳鵯巴丹亞種H. a. batanensis Mearns, 1907:分佈於菲律賓的巴丹島、沃荷斯島(Ivuhos)、沙坦島(Sabtang, Batanes)、巴布煙群島(Babuyan Island)以及Claro(位於菲律賓北部) 等地。
- 栗耳短腳鵯富加亞種 H. a. fugensis OgilvieGrant, 1895:分佈於菲律賓的達盧皮里島、卡加煙省、富加島(位於菲律賓呂宋北部)等地。
- 栗耳短腳鵯卡米金亞種 H. a. camiguinensis McGregor, 1907:分佈於菲律賓的卡米金島(位於菲律賓呂宋北部)。
描述
栗耳短腳鵯約長28 cm(11英寸),呈灰褐色,臉頰帶有棕色斑塊(即其名稱中的「褐耳」),尾巴較長。雖然它們偏好森林區域,但也能很快適應城市和農村環境,其吵鬧的尖叫聲在日本大多數地區都是熟悉的聲音。[8] 一位作者曾形容栗耳短腳鵯的叫聲是「所有鳥類中最難聽的噪音之一」。[9]
分佈與棲地
栗耳短腳鵯的分佈範圍非常廣,包括俄羅斯遠東地區(包括庫頁島)、中國東北、朝鮮半島和日本,南至台灣及菲律賓北部的巴布延群島和巴丹群島。[1]
歷史上,栗耳短腳鵯是遷徙鳥類,冬季會遷移到其分佈範圍的南部地區,但近幾十年來,由於農作物和農業方式的變化,它們已經能夠在比以往更北的地區過冬。大多數栗耳短腳鵯仍會在冬季向南遷徙,經常在遷徙過程中形成巨大的群體。在日本的一些地區,栗耳短腳鵯被視為農業害鳥,可能會入侵果園並破壞如捲心菜、花椰菜和菠菜等作物。[8]
行為
夏季,栗耳短腳鵯主要以昆蟲為食,而在秋冬季節則主要食用水果和種子。[10][11] 在此期間,它們也會吃山茶花的花蜜,過程中沾滿黃色花粉。因此,它們在昆蟲傳粉者較少的季節裏,幫助花朵授粉。[8]
疾病
H. amaurotis 是一種宿主,攜帶血孢子蟲的病原體Haemoproteus philippinensis (Haemoproteus (Parahaemoproteus) philippinensis).[12]:485–486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