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印度教)非我 無我 即藴我 有身見 六十二見 外道邪見 巫白慧譯釋喬荼波陀《聖教論·譯序》:「梵的主觀性又叫做“我”(ātman)。梵與我,外在地似有分工——梵是客觀世界的基礎,我是主觀世界的根源;內在地則完全同一不二:梵即我,我即梵;梵我一體,圓融互涉。這一理論,幾乎在所有奧義書中都可以讀到。」
無我無我(梵語:अनात्मन्,Anātman,巴利語:anattā),佛教術語,指對於我的否定,為佛教根本思想之一。這個名詞有二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它可以解釋為,沒有我,我不存在,大乘佛教又稱我空;另一方面,則可解釋為,這不是我,即釋義為非我。這兩種含義間的爭論,成為佛教各宗派間的重要課題。
薄伽梵歌印度主题 亚洲主题 神话主题 《薄伽梵歌》(梵語:भगवद् गीता,羅馬化:Bhagavad Gītā,字面意思是“薄伽梵(至尊神)的颂赞/贊歌”),又称为《薄伽梵颂》,是印度教的重要教典,叙述了印度两大史诗之一《摩诃婆罗多》中的一段对话(位于《毗湿摩篇》的23–40),也简称为神之歌(Gītā
梵行梵行(梵語:ब्रह्मचर्य,羅馬化:Brahmacaryā,巴利語:brahmacariya),又譯為淨行,本義是清淨的行為、值得稱讚的行為,最早源自古印度婆羅門教的梵天信仰,在婆罗门教或印度教中将修行者必修梵行的时期称爲梵行期。古印度人認為這些清淨的行為受梵
四梵住《集異門論》:「梵住云何?答:謂四無量,何等為四?謂:慈、悲、喜、捨。如世尊為吠那補梨婆羅門說:『梵志當知!若時,我於四無量中,隨為一無量故行,爾時,我為梵住而行;若時,我於四無量中,隨為一無量故住,或坐、或臥,爾時,我為梵住而住,或坐、或臥。』如是,四無量中,隨於一無量,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捨,是名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