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錘體神經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紡錘體神經元(英文:Spindle neuron),又稱馮·艾克諾默神經元(Von Economo neuron),是一種有着紡錘形狀細胞體的神經元,位於某些哺乳動物的大腦皮層(第5層)[1][2][3]。在人腦中,紡錘體神經元位於前扣帶皮層、前島葉皮層[1][2]。 紡錘體神經元屬於雙極神經元,紡錘頂上有一個軸突,並且在反方向只有一個樹突[2]。其命名是紀念發現者、奧地利神經學家康斯坦丁·馮·艾克諾默[4]。

紡錘體神經元是體型較大的細胞,被認為可能是一些腦部較大物種(人科、大象以及鯨豚類物種)能夠進行快速交流的基礎,從而形成「社交」[5][6]。紡錘體神經元受損可能導致社交障礙以及情感功能障礙[1]。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