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梅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桑·梅菲(英語:Shaun Murphy,1982年8月10日—),英格蘭職業士碌架選手。梅菲在1998年轉為職業球員,2000年獲得士碌架年度最佳新人獎[1]。2005年以資格賽選手身份獲得世界錦標賽冠軍,2008年又獲得英國錦標賽冠軍。此外,他也是2015年及2025年大師賽冠軍。生涯總計共有12個排名賽冠軍。


梅菲綽號「魔術師」(The Magician),以筆直的出桿姿勢,強大送桿力量和精準的遠台能力聞名,被大多數球迷認為是出桿節奏的標竿[2]。他也是名得分能手,生涯打出超過600次單桿破百,其中包含9次滿分。
他與其他三位1980年後完成士碌架大滿貫的球員合稱「80後四傑」,分別是1983年出生的馬克·沙比、1982年出生的尼爾·羅伯遜、1989年出生的渣德·卓林普。此名稱時而會加上1987年中國的丁俊暉成為「80後五傑」。
早期生涯
梅菲8歲時得到了父親送給他的一根士碌架球杆,從此開始練習士碌架。他很快加入了一個俱樂部,刻苦訓練,10歲時就擊出過百度。13歲時接受BBC的採訪時,梅菲表示他的目標就是獲得士碌架世界錦標賽冠軍並排名世界第一。當時他已經獲得每年5000英鎊的贊助[3]。 梅菲於15歲成為職業選手。
2000年,梅菲成為士碌架年度新人,並被認為是六個最具潛質的年青選手之一,並獲得了YPD(Young Players of Distinction,優秀年輕球手)稱號[4]。同年,他獲得B&H錦標賽冠軍,次年,他在B&H錦標賽的比賽中打出了滿桿度。2004年,他在英國公開賽上進入了四強,這也是他第一次在排名賽上進入16強。2002年和2003年,他參加了世界錦標賽,成績不佳。
史提芬·麥佳亞是另一位獲得2000年YPD稱號的士碌架選手,2004年士碌架大獎賽上,梅菲與麥佳亞交手。比賽開始後,麥佳亞發現自己忘了帶抹球杆的粉,請求裁判允許他離開賽場[5]。當麥佳亞離開時,梅菲向裁判申述,裁判長裁定麥佳亞因沒有準時開始比賽而輸一局[6]。最終麥佳亞以5-2贏得了比賽。在2007年威爾斯公開賽擊敗梅菲後,麥佳亞提到了該事件,「我們之間總有競爭。我不喜歡他,我想他也不喜歡我。我努力去擊敗所有人,但是如果我輸給他我會覺得更痛苦。」[6]2007年士碌架北愛爾蘭杯,兩人在準決賽遭遇,梅菲抱怨媒體對他們的衝突言過其實,「你們媒體也許對這些話題感興趣,但是今天早上我和麥佳亞在練習室打了招呼。他是一個士碌架高手,我很尊敬他。我將努力和他處好關係,如果我們之間有什麼問題,那肯定不在我這邊。」[7]
2005年世錦賽
2005年世錦賽,梅菲接連擊敗前世界冠軍約翰·希堅斯(13-8)、史提芬·戴維斯(13-4)、彼得·伊本(17-12),在決賽中戰勝馬修·史蒂文斯(18-16)獲得冠軍[3]。他重現了他兒時偶像戴維斯的經歷,至少擊敗了3位世界冠軍(亞利克斯·希堅斯、克里夫·索本和特里·格里菲斯)才殺入決賽。
梅菲當時22歲,是歷史上奪得該項賽事第二年輕的選手,史提芬·亨得利第一次奪得世錦賽冠軍時年僅21歲。他也成為第二個通過資格賽獲得冠軍的選手,另一位是1979年的特里·格里菲斯。當時梅菲的世界排名是48位,他需要打兩場資格賽才能進入正賽,他也是第一位通過7場比賽才奪冠的選手。
2006年-今
2005年世錦賽後,梅菲的排名到了21位。2006年世錦賽,他擊敗詹姆斯·瓦塔納和史提芬·戴維斯後進入8強,最終以7-13負於彼得·伊本,他兩個球季的總體表現使他的排名升到了第五位。該年夏天他與妻子一起在津巴布韋參加慈善活動[9]。
在22個月沒有獲得冠軍頭銜後,2007年2月4日,梅菲在決賽中擊敗賴恩·戴爾,獲得了馬耳他杯冠軍。在緊接着的威爾斯公開賽上,他在與傑米·科普的比賽中,他連續四局打出超過過百度的成績,成為約翰·希堅斯後第二位達到此記錄的選手[10]。
2007年世錦賽,梅菲以13-12擊敗馬修·史蒂文斯進入準決賽,並且是在5-11、7-12落後的局面下反敗為勝,使史蒂文斯的排名跌出16強[11]。但是,在準決賽的決勝局負於馬克·沙比。
2007年士碌架大獎賽上,梅菲在小組賽的5場比賽中勝了4場,僅敗於傅家俊進入準決賽,最終負於朗尼·奧蘇利雲,沒有進入決賽。
生涯決賽
圖例 |
---|
世界錦標賽 (1–3) |
英國錦標賽 (1–2) |
其它賽事 (10–9) |
結果 | 次 | 年度 | 賽事 | 決賽對手 | 比數 |
---|---|---|---|---|---|
冠軍 | 1. | 2005 | 世界錦標賽 | ![]() |
18–16 |
亞軍 | 1. | 2006 | 威爾斯公開賽 | ![]() |
4–9 |
冠軍 | 2. | 2007 | 馬爾他盃 | ![]() |
9–4 |
亞軍 | 2. | 2008 | 中國公開賽 | ![]() |
9–10 |
冠軍 | 3. | 2008 | 英國錦標賽 | ![]() |
10–9 |
亞軍 | 3. | 2009 | 世界錦標賽 | ![]() |
9–18 |
冠軍 | 4. | 2011 | 球員巡迴錦標賽決賽 | ![]() |
4–0 |
亞軍 | 4. | 2012 | 英國錦標賽 | ![]() |
6–10 |
冠軍 | 5. | 2014 | 世界公開賽 | ![]() |
10–6 |
亞軍 | 5. | 2015 | 德國大師賽 | ![]() |
7–9 |
亞軍 | 6. | 2015 | 世界錦標賽 (2) | ![]() |
15–18 |
冠軍 | 6. | 2016 | 世界大獎賽 | ![]() |
10–9 |
冠軍 | 7. | 2017 | 直布羅陀公開賽 | ![]() |
4–2 |
亞軍 | 7. | 2017 | 中國錦標賽 | ![]() |
5–10 |
亞軍 | 8. | 2017 | 保羅·亨打經典賽 | ![]() |
2–4 |
亞軍 | 9. | 2017 | 英國錦標賽 (2) | ![]() |
5–10 |
亞軍 | 10. | 2018 | 球員錦標賽 | ![]() |
4–10 |
亞軍 | 11. | 2018 | 蘇格蘭公開賽 | ![]() |
7–9 |
亞軍 | 12. | 2019 | 國際錦標賽 | ![]() |
3–10 |
冠軍 | 8. | 2019 | 中國錦標賽 | ![]() |
10–9 |
冠軍 | 9. | 2020 | 威爾斯公開賽 | ![]() |
9–1 |
亞軍 | 13. | 2021 | 世界錦標賽 (3) | ![]() |
15–18 |
亞軍 | 14. | 2023 | 威爾斯公開賽 (2) | ![]() |
7–9 |
冠軍 | 10. | 2023 | 球員錦標賽 | ![]() |
10–4 |
冠軍 | 11. | 2023 | 巡迴錦標賽 | ![]() |
10–7 |
冠軍 | 12. | 2023 | 冠軍聯賽 | ![]() |
3–0 |
圖例 |
---|
大師賽 (2–1) |
冠中冠賽 (1–0) |
超級聯賽 (1–1) |
其它賽事 (8–10) |
結果 | 次 | 年度 | 賽事 | 決賽對手 | 比數 |
---|---|---|---|---|---|
亞軍 | 1. | 1998 | 英國巡迴賽–第4站 | ![]() |
4–6 |
冠軍 | 1. | 2000 | Benson & Hedges Championship | ![]() |
9–7 |
冠軍 | 2. | 2001 | 挑戰巡迴賽–第3站 | ![]() |
6–3 |
冠軍 | 3. | 2001 | 挑戰巡迴賽–第4站 | ![]() |
6–2 |
亞軍 | 2. | 2001 | WPBSA公開賽–第1站 | ![]() |
2–5 |
亞軍 | 3. | 2005 | 黑球挑戰賽 | ![]() |
0–1 |
亞軍 | 4. | 2007 | 黑球挑戰賽 (2) | ![]() |
0–1 |
冠軍 | 4. | 2008 | 馬爾他杯 | ![]() |
9–3 |
亞軍 | 5. | 2008 | 世界士碌架系列賽–柏林巡迴賽 | ![]() |
1–6 |
冠軍 | 5. | 2009 | 世界士碌架系列賽–總決賽 | ![]() |
6–2 |
冠軍 | 6. | 2009 | 世界士碌架系列賽–基拉里巡迴賽 | ![]() |
5–1 |
冠軍 | 7. | 2009 | 超級聯賽 | ![]() |
7–3 |
冠軍 | 8. | 2010 | 無錫精英賽 | ![]() |
9–8 |
亞軍 | 6. | 2010 | 超級聯賽 | ![]() |
1–7 |
亞軍 | 7. | 2011 | 冠軍聯賽 | ![]() |
1–3 |
冠軍 | 9. | 2011 | 巴西大師賽 | ![]() |
5–0 |
亞軍 | 8. | 2012 | 大師賽 | ![]() |
6–10 |
亞軍 | 9. | 2012 | 6紅球世界錦標賽 | ![]() |
4–8 |
亞軍 | 10. | 2014 | 名將盃 | ![]() |
6–7 |
冠軍 | 10. | 2015 | 大師賽 | ![]() |
10–2 |
冠軍 | 11. | 2017 | 冠中冠賽 | ![]() |
10–8 |
亞軍 | 11. | 2019 | 上海大師賽 | ![]() |
9–11 |
亞軍 | 12. | 2024 | 上海大師賽 (2) | ![]() |
5–11 |
冠軍 | 12. | 2025 | 大師賽 (2) | ![]() |
10–7 |
參考文獻注和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