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奥地利大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爾·弗朗岑斯格拉茨大學(德語:Karl-Franzens-Universität Graz,拉丁語:Carola Franciscea),成立於1585年,是奧地利施泰爾馬克州最大的大學,也是奧地利境內創辦時間第二早的大學,僅次於維也納大學。其名源於內奧地利大公卡爾二世和皇帝弗朗茨二世(Erzherzog Karl II von Innerösterreich und Kaiser Franz II./I.)。
根據2002年的大學法規第20條第4款的規定,此大學分為6個學院:
醫學院根據2002年的大學法規於2004年1月1日自成為一個大學,即格拉茨醫科大學。
卡爾·弗朗岑斯大學還同格拉茨科技大學共同建立了一個合作項目稱之為「格拉茨自然科學」(NAWI GRAZ)。兩所大學共同進行科研和教學項目。在2006/07年的冬季學期在化學、分子生物、地理科學方面開設共同的學科方向,合作提供分子生物學、化學、地球科學、數學和物理學科的所有學士和碩士學位。
自2000年以來,該大學將戰略重點放在東南歐,並於2008年成立了東南歐跨學科能力中心(今天的東南歐研究中心)。此外,自2004/05冬季學期以來,法學院一直在組織法律碩士課程「東南歐法律和歐洲一體化(LL.M.)」,為下一輪歐盟擴大做準備。
卡爾·弗朗岑斯大學於1585年由大公卡爾二世建立,同年交給了Societas Jesu來管理,它的目標是讓所有社會階層的人都可以接受精英教育。1773年由國家接管,它的目標是提拔勇於服務於國家的人,並向他們灌輸實用的知識。1778年法律系建立了,1782年它變成了女子中學,並建立了外科醫學的學科。
1827年它由皇帝弗朗茨二世重建。在威廉·馮·洪堡的大學改革後大學引入了教學自由的觀念。大學旨在傳授知識,大學生應該被帶入科學研究的世界。從此大學擁有了高度的自治。除了1938年到1945年這段時間裏,這種基本的結構一直保持到1975年。
在1938年奧地利被納粹德國吞併後,許多的教職員工被解職。其中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奧托·呂維(Otto Loewi)、維克托·弗蘭茨·赫斯(Viktor Franz Hess)和薛定諤。
1975年的大學改革結束了由教授管理大學的狀況,並建立了許多有學生和助教們組成的組織,他們同樣擁有管理大學的權力。自從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後期大學的人數增長了10倍。其他重要的時事件還有1993年實施的大學組織法,它允許大學在2000年12月3日後擁有部分自治,此後大學還在爭取完全自治。此外在2002年的大學法還規定了大學的獨立法人地位。
卡爾·弗朗岑斯大學教堂從1985年起為里希教堂(Leechkirche)。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