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坊為臺灣臺南城之歷史行政區劃,始於明鄭時期永曆年間,清代分為上下兩坊[1]:54。東安街坊的發展始於十字街向東,即中西區民權路一段、東區東門路一段為主軸,一路向東發展,延伸至臺灣府城大東門的位置。[2]
歷史
明永曆年間,鄭成功將普羅民遮城改為承天府治,永曆十八年,鄭經劃承天府治為東安、西定、寧南、鎮北四坊,是為東安坊之始。永曆二十三年(1669年),在東安坊郡署之右,首建城隍廟[3]:239。
清朝,臺灣府署、臺灣縣署曾設於東安坊。[1]:361750年(乾隆十五年),知縣魯鼎梅新建縣署於鎮北坊。[1]:36後來臺灣府城四坊被析分為六坊二堡,原東安坊被分為東安上坊及東安下坊,範圍與原東安坊略有不同。[1]:54
台灣的第一個寺廟彌陀寺也興建於此。
另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