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成本(英語:Opportunity Cost, OC)是指決策過程中面臨多項選擇,而當中價值最高的選擇(Highest-valued Option Forgone)有可能被放棄,又稱為替代性成本(Alternative Cost),就是俗語所說的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1]、魚與熊掌不可兼得[2] 。簡單來說,機會成本就是所犧牲的代價[3]:4

Quick Facts 上級分類, 話題方面 ...
機會成本
經濟學概念
上級分類經濟價值 編輯
話題方面決策、​取捨 編輯
起因disjointness 編輯
代表對象成本 編輯
Close

概念要點

1小時才能完成的三件事之一來做,他若選擇了A,就得放棄做B、C的機會;若選擇了B,就得放棄做A、C的機會。在機會成本當中,是有分別物品價值的先後次序(心中的第一選擇、第二選擇),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分別以A、B、C為第一優先選擇、第二優先選擇、第三優先選擇。

如果某甲選擇了A,便會放棄B和C,而因為某甲選擇了第一選擇,所以某甲的機會成本就是第二選擇(被放棄而價值最高,在這個例子是B)。這裏有一個特別需要注意的一個點,如果選擇了第二選擇,基於機會成本為價值最大者,因此某甲的機會成本是第一選擇(被放棄價值最大者)。

又如在選擇了某項社會福利(如創業津貼)後,受到固定資源的限制,被迫在有限資源中做出選擇;如上的A、B、C。他被迫得失去選擇其他福利(如選擇國民住宅)的機會──則國民住宅福利即為選擇創業津貼福利的「機會成本」[4]

奧地利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馮·維塞爾認為只要有選擇、取捨存在,機會成本便存在。理性的經濟人力求把機會成本降至最低,意即為了現行選擇所放棄或犧牲的代價也是最低。機會成本是經濟學中廣泛應用的概念,不僅在個人決策中應用,還可擴展至商品財貨的生產交換和分配等經濟領域。[5]

機會成本可以是主觀,例如甲決定買水果,從他最喜歡到最不喜歡的排序依次是香蕉、蘋果和葡萄。如果他購買了蘋果,機會成本便是香蕉而非葡萄;此後,若甲的口味產生轉變,例如排序為葡萄、香蕉和蘋果,他購買蘋果的機會成本便不是香蕉而是葡萄。 機會成本有時可以較客觀地衡量,比如用貨幣。例如一名農民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雞,則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的收益,養雞的機會成本便會是放棄養豬的收益。

  • 機會成本所指的「機會」必須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若不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便不屬於決策者的機會。例如某農民只會養豬和養雞,那麼養牛就不會是某農民的機會。
  • 機會成本必須是指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項目。
  • 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項目才是機會成本,即機會成本不是放棄項目的收益總和。例如某農民只能在養豬、養雞和養牛中擇一從事。
  • 例如看電影時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戲票的價錢既付,是沉沒成本,如果你後悔買票,那麼你當前的決定應該是你是否願意繼續看這部電影,而非你為這部電影付了多少錢。退場離去的機會成本不包括戲票的價錢。
  • 機會成本=外顯成本+隱含成本。外顯成本即實際的支出;隱含成本則為時間、效益等等。

生產可能性曲線

在經濟學中,生產可能性曲線(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或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簡稱PPC或PPF)是指用來描述在已知條件下,兩種產品之間在用盡所有資源、技術的情況下所有的生產組合的可能,在平面圖上所形成之軌跡[3]:21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