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村謹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木村謹吾

木村謹吾(日語:木村 謹吾きむら きんご Kimura Kingo */?,1869年12月27日—?),日本駿河國(今靜岡縣)人,醫師、教育家,曾開設木村胃腸病院、木村盲啞教育所(臺北市立啟明學校臺北市立啟聰學校前身),亦為基督徒[1]:12

Thumb
木村謹吾肖像

生平

木村謹吾明治二年(1869年)11月25日[2]:11[3]生於駿河國沼津本町[註 1][5]:78[3],為盲人教育家木村廉敬(一作簾敬[6]、廉靜[2]:11)之子[7]:24。1882入讀沼津中學校(今沼津東高等學校日語静岡県立沼津東高等学校),1886年畢業後赴海軍軍醫學校就讀[5]:78,1891年退學[8],一年後[8]開業於橫濱[2]:11[6]。1895年9月以陸軍省雇員之身分[3]前往臺灣[7]:25,翌年即於基隆醫院任職[5]:78,致力撲滅傳染病[7]:25。1899年在新竹縣大嵙崁街(今桃園市大溪區)行醫[8],同時受該地公學校之託,替兒童進行身體檢查,有「本島學校兒童身體檢查之嚆矢」之稱[9]:207。1901年任臺灣公醫[3]。1908年開設「木村胃腸病院」[10],並在1915年藉御大典之熱度開始籌設盲人學校,稱「臺北訓盲院」[11],1917年6月盲人學校成立[12],名為「木村盲啞教育部」[13],設在胃腸病院內[1]:12[6][14]:1014,由其自任所長兼教師[1]:12。1918年增設診療部及社會教育部[12]。除於臺北西門外街一丁目九番地擴建校地外,亦向臺北州申請創設「私立盲啞學校」[7]:25

1920年8月30日[14]:1014,「私立盲啞學校」之申請獲得批准,遷至西門外街一丁目九番地新校址[7]:25,稱「私立臺北盲啞學校」[15][2]:12,木村聘請林文勝、高火、郭在等人至學校服務[7]:25。1921年獲天皇頒贈銀時計一箇,1923年再得銀杯一只[7]:25。1928年,其將「私立臺北盲啞學校」交由政府辦理,改制為「臺北州立臺北盲啞學校」[2]:14[7]:27[16]:22,木村謹吾任教喻及校長[14]:1014[7]:27。1930年木村謹吾獲選參加世界盲人會議,日本選出之與會代表另有東京盲學校校長秋葉馬治、名古屋盲學校校長日語愛知県立名古屋盲学校橋村德一[17]。1931年3月12日抵達橫濱,接着乘船赴美國參加4月15日於紐約召開之會議,此外亦須考察歐美各國的聾啞教育、職業、保護政策等[2]:15[3]。8月5日返日[3]

木村謹吾在1938年5月宣佈引退[18][2]:16,由其子木村高明接任校長[2]:16,卸任後仍擔任教諭一職[7]:28。1940年12月任臺北市教化聯合會教化委員[3][8],後為酒類賣捌人[19]戰後遭遣返回日本[16]:23

註解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