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曼羅蘭股份公司製造的報業輪轉印刷機、商業輪轉印刷機和平張印刷機廣泛應用於商業印刷、書刊印刷和包裝印刷。
公司在德國美因河畔的奧芬巴赫和奧格斯堡設有生產工廠,在普勞恩的機電系統中心為第三方客戶提供生產服務。連同子公司在內,曼羅蘭股份公司在全球共有員工約7,000人(截至2010年)。
1844年,Carl August Reichenbach以及Carl Buz在奧格斯堡成立了「Reichenbach'sche Maschinenfabrik」(Reichenbach機械廠)。六個月後,兩個印刷機先驅為奧格斯堡的Nikolaus Hartmann’s印刷廠提供他們的第一台「Schnellpresse」(自動滾筒印刷機)。
除了自動滾筒印刷機外,19世紀在印刷機結構又出現了另一項發明,報紙出版商也參與了進來。1850年左右,輪轉式印刷機的原理是否適合凸版印刷這樣的問題被提了出來。倫敦《泰晤士報》出版商John Walter III委託兩位工程師J. C. MacDonald 和 John Calverly開發並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於報紙印刷的輪轉印刷機。這台機器被稱為「Walter press」。1872年6月,奧格斯堡機械製造廠將開發部負責人Gustav Bissinger派往英國。德國工程師到那個時代領先的工業化國家英國參觀工廠和車間進行實況調查,這在那個年代裏屢見不鮮。此後,奧格斯堡機械製造廠很快就設計出第一台輪轉印刷機。雖然原理上還是沃爾特印刷機的原理,但更小,更輕,更易於操作。1873年5月,這台印刷機送到維也納世界博覽會展覽。
在這之前兩年,1871年,有兩名工程師Louis Faber和Adolf Schleicher在德國美因河畔的奧芬巴赫成立了Faber & Schleicher公司,稱為「自動平版印刷機生產協會」。這個城市在平版印刷歷史上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正是在這裏,Alois Senefelder為安德烈音樂出版公司建造了他第一台平版石印印刷機。Faber & Schleicher公司於1879年製造了他第一台自動平版石印印刷機,命名為「Albatros」,印刷速度達每小時600至700張。隨着從平印以及以鋅版和其他金屬版印刷上累積的經驗和專門知識,在進入20世紀時,膠印出現了革命性的突破。在1904年到1907年期間,發明家Ira Washington Rubel 和Caspar Herrmann在金屬版印刷的基礎上,開發了一種新的印刷工藝,那就是著名的間接印刷原理。Faber & Schleicher公司專門從事膠印研發,於1911年推出「ROLAND」機型,這是世界上第一台平張旋轉式膠印機,並在都靈的世界博覽會上獲得了金獎。他們選擇「ROLAND」為機器名稱的原因是「Faber & Schleicher」很難在講英語的地區廣泛推廣。
曼羅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印刷機製造的起源,自1845年第一台自動凸版印刷機的發明開啟了曼羅蘭的發展歷程。
在德國杜塞爾多夫舉辦的同一德魯巴印刷展覽會上,大幅面平張膠印機——ROLAND 900也首次亮相。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