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太空動力學的三體問題中,暈輪軌道是一種靠近L1, L2或 L3 拉格朗日點周期性的三維軌道。雖然拉格朗日點只是太空中空無一物的一個點,但奇特的是能圍繞它旋轉。暈輪軌道被看作是兩個行星性物體的引力、科氏力和離心力互相作用於航天器的結果。暈輪軌道存在於任意一個三體系統中,如日-地系統和地-月系統。每一個拉格朗日點都同時存在北暈輪軌道和南暈輪軌道。由於暈輪軌道傾向於不穩定狀態,需要軌道位置固定技術將衛星保持在軌道上。
暈輪軌道上的大多數衛星都用於科學目的,例如用於太空望遠鏡。
羅伯特·威拉德·法夸爾(Robert W. Farquhar)率先將「暈輪軌道」這一名稱用於他的1968年博士論文中[1]。法夸爾支持在阿波羅任務中,在地月系統L2點使用航天器用作通訊中繼站。在這樣的一條暈輪軌道上的航天器將會連續地看到地球和月球的遠端。但是最終,在阿波羅以往的月球背面登月任務中,通信中繼衛星或阿波羅聯合任務都沒有停泊在L2點[2]。
在1973年法夸爾和艾哈邁德·卡梅爾(Ahmed Kamel)發現當利薩如軌道(Lissajous orbit)的面內振幅足夠大時,就會有一個相應的具有相同周期的面外振幅,因此該軌道不再是利薩如軌道,而變成類似於橢圓的軌道,他們使用解析表達式來表示這些暈輪軌道。在1984年,嘉芙蓮·豪威爾(Kathleen Howell)表明能用數值計算出更精確的軌跡[3]。此外,她發現大多數的兩個天體(例如地球和月球)的質量比值所計算出的結果,都表明有一系列穩定的軌道。
暈輪軌道的第一個應用的任務是1978年發射的國際彗星探測器。它行進至日地L1點,在那裏逗留了數年時間。暈輪軌道應用的第二次任務是歐空局和美國太空總署研究太陽的聯合任務:太陽和太陽圈探測器(SOHO)。1996年,它抵達日地L1點,它使用一條與國際彗星探測器相似的軌道[4]。雖然從那以後的數個其他任務曾行進到過拉格朗日點,但是它們一貫使用[5]非周期性變化的利薩如軌道,而非真實的暈輪軌道。如2001年發射的起源號探測器,該探測器是動態系統理論的應用先驅,以找到低能轉移軌道的方法。
法夸爾的設想於2018年6月實現。中國航天局在2018年6月14日將鵲橋號中繼衛星成功移動至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暈輪軌道。[6][7][8] 2019年3月,嫦娥四號使用鵲橋中繼衛星進行了軟着陸,並傳回了月球背面的圖像。[9][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