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察冀第二野戰軍,也稱「蕭羅野戰軍」,是1945年11月至12月,晉察冀軍區設立的在熱河省機動作戰的野戰軍。
1945年10月23日,中央軍委、毛澤東致電晉察冀領導人聶、蕭、羅、劉並告彭、程、林、蕭,要求組建組織冀察晉第二野戰軍,殲滅向承德進攻的國軍。[1]1945年10月30日,中央軍委、毛澤東致電聶轉蕭、羅及瀾濤,並告熱河分委,指出晉察冀第二野戰軍在1945年11月份必須完成三項任務:[2]
- 組建晉察冀第二野戰軍
- 組織運輸隊赴承德接運武器彈藥
- 迅速肅清、佔領北平至古北口間鐵路線上石匣、密雲、懷柔地區之偽軍並控制該路(至少北面一段),發動群眾,組織地方武裝,準備野戰戰場。熱河分委負有由古北口向南竭力協助蕭、羅之任務,該地區地方工作之管轄劃歸熱河負責,免去過去三不管狀態。
1945年11月30日,中央軍委致電程子華、蕭克:[3]
熱察兩省是人民軍隊已得基地,尤其張垣、承德,在戰略上占很重要位置,人民軍隊必須堅決保持兩省完整,勿許國民黨如何軍隊侵入,防止國民黨軍任何突然襲擊,因此必須以最快最大努力完成必要的軍事準備。
①鞏固部隊提高戰鬥力。應以楊蘇縱隊、趙爾陸縱隊、劉其仁師為基幹組織第二強大野戰軍,將收編擴大之新部隊,經過深入的政治動員儘量編入上述縱隊及師,務須使楊蘇縱隊從現一萬七千人擴大到二萬人以上。趙爾陸部至一萬五千人。劉其仁師至八千人。在不過分妨害整編主力時,堅決肅清土匪,放手發動群眾。
② 加強冀東軍事政治幹部,照顧冀東遊擊戰與正規戰將有相當長期限存在的局面。因此應另編制一個獨立縱隊(轄三個旅)及若干地區隊(小團),堅持與擴大現有解放區。
③ 平北、平西之現有四個主力團,應儘可能充實編成兩旅六團,使之成為保衛張家口之外線有力機動兵團。
④ 利用冰凍前在古北口及東西方至承德線、居庸關懷來延慶宣化地區,均須構必要的強固野戰工事,指定防禦部隊,掩護主力機動,防止蔣軍突然襲擊承張。
⑤熱冀遼區應立即架設軍用電話網,加強電話員通訊偵察兩技訓練,假設電話應注意避開敵軍可能佔據及經過之大道。
以上各項提供你們參考引起注意並將執行情形電告。
1945年11月,晉察冀軍區組建了「晉察冀軍區第二野戰軍」。司令員蕭克(兼),政治委員羅瑞卿(兼),參謀長彭壽生,下轄:
- 晉冀魯豫第一縱隊:司令員楊得志,政委蘇振華。轄第1旅、第2旅、第3旅。
- 熱遼(黃永勝)縱隊:1945年10月由冀熱遼部隊與陝甘寧晉綏部隊合編。司令員黃永勝,政委朱滌新,副司令員文年生,參謀長沙克,政治部主任黃惠良,副參謀長朱軍、王亢。轄第22旅、第27旅、第30旅。
- 第22旅:轄第64、第65、第67團。旅長歐致富 政委陳志彬 參謀長趙黎平
- 第27旅:轄第31、第70、第71團。旅長丁盛 政委韋祖珍 參謀長陳運春
- 第30旅:轄第66、第68、第69團。旅長張德發 政委謝鏜忠 參謀長徐乃彬
- 混成旅:轄炮兵團、步兵團。旅長王珩 政委李志明 參謀長任憲東
- 冀東(詹才芳)縱隊:司令員詹才芳,政委李楚離
- 第12旅:轄第17、第50、第56團。旅長任昌輝 政委林茂源 參謀長李子鈞
- 第13旅:轄第2、第14、第60團。旅長肖全夫 政委李振聲 參謀長趙甫臣
- 第14旅:轄第1、第57、第61團。旅長何能彬 政委徐光華 參謀長李鳳閣
- 冀察(劉道生)縱隊:1945年10月由由冀察軍區第一、第十二、第十三軍分區部隊各一部組成。縱隊政委劉道生。
- 第8旅:以平北12軍分區之第10、40團和龍崇赤支隊為基礎,擴編為第22、23、24團組成。旅長詹大南,政委劉國梁。1946年4月,第22、第24團整編為冀察軍區獨立第5旅。
- 第10旅:主力團組成野戰縱隊後,冀察各軍分區又組建獨立團,其中第一軍分區增編第28團、第十三軍分區增編第27團,被合編為第10旅。旅長馬輝,政委嚴慶堤。轄第20團、第27團、第28團。
- 冀晉縱隊(趙爾陸縱隊、熱河縱隊):1946年10月初開赴熱河。司令員兼政委趙爾陸,副司令員韓偉、楊梅生,參謀長張開荊,政治部主任張平凱。1946年4月冀晉(趙爾陸)縱隊撤編。
- 第1旅(1):旅長李湘、旅政委曾美、副政委張明河 參謀長周宏,政治部主任袁佩爵。由冀晉軍區3分區為主,第2分區一部分,包括4團、2團(紅軍團)、42團等部隊組建,轄第4團(二分區4團、五台支隊、崞岱支隊合編,團長謝正榮,政委張星燦)、第2團(三分區2團、完縣支隊合編,團長馬衛華,政委裘永芳)、第7團)三分區42團、雲彪支隊合編,團長劉北佛,政委高通古)。1946年1月的古北口保衛戰之後,1946年6月在張家口,改旅(欠第7團)與晉察冀軍區教導師合併,改稱「晉察冀軍區教導旅」,直屬張家口衛戍司令部管轄。旅長李湘,代政委張明河,副旅長賀禮寶,參謀長周宏,政治部主任袁佩爵,轄第1團(原1旅4團欠2個連,與教導師1團欠團部與3個連合編,團長謝正榮,政委張星燦)、第2團(原1旅2團欠3個連,與教導師2團欠團部與3個連合編,團長馬衛華,政委王海庭)、第3團(教導師1團、2團的兩個團部與部分連隊,原1旅5個連隊合編。團長陳振明,政委王海庭)。1946年11月編入晉察冀第四縱隊為11旅,後改稱64軍191師。
- 第1旅(2):劉其人率領渤海軍區新編師於1946年1月下旬進抵熱河後改稱熱河第1旅,參加了平泉戰鬥,1946年2月開赴哈西與楊國夫的山東七師會合。
- 第2旅:趙爾陸縱隊北上時由二分區第19團、第43團組成。冀熱遼西路十四軍分區部隊第十三團、十六團一部和北進一支隊2000人,由第十四軍分區司令員舒行、政委李子光、副政委黃文率領,8月中旬向熱河省承德進軍。在興隆縣擴建為第二十四旅,主要是接收了偽滿西南邊防司令黃方剛1945年8月21日在興隆縣率偽滿軍3個團,15個討伐隊共8000人槍起義。黃方剛的主力24團、12團、11團和8團與第十四分區主力13團、北進一支隊合編後,先稱為4旅,再改稱24旅。1945年12月該旅編為冀晉(趙爾陸)縱隊第2旅,旅長黃方剛,政治委員覃國翰,副旅長黃鵠顯,參謀長陳雲中。轄第4團(冀東13團)、第5團(北進一支隊)、第6團(晉察冀二分區第19團)。1946年4月該旅與冀中黃壽發縱隊第1旅合編成冀熱遼軍區獨立第2旅,旅長周仁傑,政治委員覃國翰,原第2旅第4、第5團番號不變,原第2旅第6團調回冀晉軍區後編入獨立獨1旅為1團最終為第196師586團,冀中第71團改稱第6團,冀中第62團拆散補入第4、第6團。1946年6月改稱冀熱遼軍區獨13旅。1946年9月獨立第14旅併入熱河獨13旅,旅長黃鵠顯,政治委員陳仁麒,以獨13旅第37團第1、第2營、第38團和第14旅第42團合編組成第37團;獨14旅第40團、第41團合併為第38團;獨13旅第37團第3營和第39團合編組成第39團。後編入東北8縱隊為22師,後改稱45軍133師。
- 第3旅:冀熱遼中路十五分區司令員趙文進、地分委書記宋誠率領冀熱遼十五分區11團(由冀東13團1、2、8連及地方游擊隊組建)在朝陽、北票擴建成第25旅,3,000餘人,旅長趙文進,政委周志國,轄101團(11團擴編)、102團(11團擴編)和103團(遷青平支隊改編第51團),駐朝陽、凌源、北票一帶,後改為趙爾陸縱隊第三旅。旅長趙文進,政委陳仁麒,參謀長趙蘭舟。轄第7、第8、第9團。1946年4月改編為冀熱遼軍區獨3旅。1946年6月再改編為冀熱遼軍區獨14旅.1946年9月獨立第14旅併入熱河獨13旅,第42團編入第37團;第40團、第41團合併為第38團(相當於恢復了冀東老11團建制)。
- 冀中(黃壽發)縱隊。副司令員黃壽發(冀中軍區副參謀長兼) 副政委帥榮(冀中十分區政委兼)參謀長劉秉彥(冀中10分區司令員兼) 政治部主任譚冠三(來自延安,曾任冀中軍區政治部副主任)。1946年4月冀中(楊成武)縱隊和冀中(黃壽發)縱隊整編為冀中縱隊,轄第11旅、第12旅、第13旅。
- 第一旅 旅長周仁傑(來自延安) 政委漆遠渥(延安幹部) 政治部主任翁祥初(原教導一旅供給部政治委員)。1946年4月,在晉察冀軍區大整編中,冀中(黃壽發)縱隊第1旅和冀晉(趙爾陸)縱隊第2旅合編為冀熱遼軍區獨立第2旅。轄第62團(八分區)、第71團(六分區)、第73團(九分區)。
- 第62團:1945年8月由八分區青大支隊為基礎組成,團長宋之源,政委韓仰山,副團長路松起,參謀長陳杰。1945年11月,該團進入熱河,編入冀中(黃壽發)縱隊第1旅,團長為曹志學,政委韓仰山,參謀長宋芝淵。1946年4月第62團撤消番號,分別補入獨立第2旅第4、第6團。沿革為冀熱遼軍區13旅37團,東北野戰軍第8縱隊22師64團
- 第71團還是第72團(六分區):1946年4月冀中71團編入冀熱遼軍區獨2旅為第6團,1946年6月改為冀熱遼軍區獨13旅39團,沿革為東北8縱隊為22師66團,後改稱45軍133師399團。
- 81團(七分區):1946年4月與延安教導2旅5團、楊成武縱隊直屬第40團合編為第12旅第31團。
- 第二旅 旅長肖新槐(來自延安,原晉察冀十分區參謀長、三分區參謀長) 政委張如三(10分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副政委張明河(來自延安)參謀長甘若彬,政治部主任李兆炳
- 第76團(十分區):團長梁璞。1946年3月,第76團編入冀中縱隊第13旅第38團、第39團。
- 第73團(九分區):1946年3月,第73團編入冀中縱隊第13旅第37團,1946年6月,第37團改稱冀中軍區獨立第8旅第23團。1947年1月,第23團改編為第3縱隊第6旅第17團。1949年改為第188師第563團。
- 獨立二縱隊:1942年張鴻烈從抗大總校被派遣[4],升任獻縣偽縣長兼偽警備團長,1945年8月16日率1200名官兵在崔爾莊據點宣佈反正,改編為八路軍冀中獨立第二縱隊,縱隊長張鴻烈,政委劉波。1946年4月分編入第12旅第34團、第35團。
1945年12月15日,晉察冀軍區把第二野戰軍指揮機構併入冀熱遼軍區機關。野戰部隊歸晉察冀軍區直轄。
《軍委關於擴編野戰軍保持熱察完整戰略部署給程子華、蕭克的指示》,1945年11月30日,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玄機》第十五冊,中共中央黨史出版社,1991年,第458-4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