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昆吾導彈是中華民國中山科學研究院仿製前蘇聯(Kolomna 機械設計局生產)1961年推出的「9M14 Malyutka」反裝甲導彈。其名字來源於中國古代寶劍名,記載於《列子·湯問》:「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獻錕鋙之劍,其劍長尺有咫,練鋼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尸子中亦有記載:「昆吾之劍可切玉。」
昆吾導彈首次發表是在1981年中華民國建國七十週年國慶閱兵大典(代號「漢武演習」),中華民國國軍戰甲車地面部隊分列式中出現的新武器裝備,由M151吉普車每車各裝載四枚展示。該型導彈為中華民國陸軍武器中相當罕見的俄系武器設計,因此受到各界注目。昆吾導彈彈體呈現短圓柱狀,彈鼻成圓錐狀,尾端有十字型翼,尾翼可摺疊便於儲存與運送。
反裝甲導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誕生時就是採用「線導」。線導式導彈結構簡單,成本低,不易被干擾。比起對空導彈和對艦導彈在空曠的空間裏朝向目標飛行,貼近地面飛行的反裝甲導彈極易為地形地貌所影響造成誤判;線控不被干擾的特性正好避免這個問題,所以現今世界上的反裝甲導彈基本上仍是線導為主。
英國詹氏年鑑(Jane's)曾經推測過台灣究竟是怎麼開始這種導彈的計劃。可能有三種:
然而導彈的制導系統相當複雜,英國詹氏年鑑預測台灣是否透過某種管道,從前蘇聯取得武器的關鍵技術。
昆吾導彈出現於1981年中華民國總統府前國慶閱兵,該導彈裝備之出現宣稱中華民國已有類似反裝甲導彈技術,純為配合迫使美國出售拖式導彈給台灣。然而民國七十年閱兵時拖式導彈車與昆吾導彈同時接受校閱,該論點在時程上完全兜不攏。
1976年海功號試驗船結束南極海域任務,在南非補給時由中華民國駐南非大使館交付導彈實品運輸返國。導彈實品則是在安哥拉內戰期間由南非軍方擄獲,經中華民國外交部折衝後讓出。後在中科院逆向工程下製造而成。
昆吾導彈除了在該年國慶閱兵露臉後,後續並未出現研發單位或操作單位的口述或中華民國政府官方資料佐證,無論是產量、服役單位均未明朗。而且昆吾導彈技術終究是源自第一代線導反坦克導彈,技術上比美國1970年代末期出售的BGM-71拖式導彈落後許多;很可能在實驗編裝階段便讓計劃結案,未進一步配發部隊。 直至今日,中科院也沒有研發反坦克導彈的計劃。國軍反坦克導彈仍以美製拖式導彈、地獄火導彈、標槍導彈為核心武力。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