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駐秘魯大使館人質危機
1996年12月17日在秘魯利馬爆發的人質危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96年12月17日在秘魯利馬爆發的人質危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96年12月17日,位於秘魯首都利馬的日本駐秘魯大使館內,14名圖帕克·阿馬魯革命運動成員挾持了正在大使官邸參加明仁天皇誕辰63周年慶祝活動的日本大使青木盛久等數百名高級外交官、政府和軍方官員以及企業高管。這一事件被稱為「日本大使館人質危機」。
日本駐秘魯大使館人質危機 | |
---|---|
秘魯內部衝突的一部分 | |
位置 | |
日期 | 1996年12月17日 – 1997年4月22日 |
目標 | Japanese embassy in Peru |
類型 | 劫持人質 |
死亡 | 17人 (1名人質、2 名士兵、14 名 MRTA 武裝分子) |
受傷 | 8人 |
主謀 | 圖帕克·阿馬魯革命運動 |
之後,作為人質交換條件,該組織武裝人員多次要求釋放被關在監牢裏的戰友。秘魯總統阿爾韋托·藤森雖然同意與恐怖分子進行談判,但他的態度一直強硬,一再表示不向恐怖分子妥協,堅決反對釋放罪犯的條件。雙方僵持數月之久,恐怖分子先後釋放了300餘名人質,而秘魯政府始終沒有讓步。
1997年4月22日當地時間15點27分(格林尼治時間20點27分),秘魯總統藤森在大使館附近的一所住宅內親自指揮了代號為「查文德萬塔爾」(秘魯印加帝國之前著名文化時代的名字)的行動,約200多名秘魯武裝部隊和特種警察部隊人員突襲了日本大使官邸,解救了被恐怖分子扣押的72名人質。這次行動歷時38分鐘。在戰鬥中,恐怖分子全部被擊斃,有一名人質死亡,幾名軍人傷亡,其餘人質全部獲得解救,持續了126天的人質危機至此結束。[1][2][3]
這次人質危機是繼1979年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被佔領後的第二次長時間對峙和人質數量眾多的事件。伊朗使館事件中有52名人質,持續時間長達444天。
1996年12月17日晚,位於利馬的日本駐秘魯大使館內,日本大使青木盛久為日本明仁天皇的63歲壽辰舉行慶祝宴會,秘魯政府和軍方高級官員、知名人士和各國外交使節800多人應邀參加。
14名「圖帕克·阿馬魯革命運動」組織成員在韋爾塔司令(化名,43歲,真名為內斯托·塞爾帕,Néstor Cerpa)的指揮下,裝扮成侍者,將大批武器及彈藥隱藏在蛋糕里, 騙過使館外圍警察的檢查,混入使館內部。20時30分時,恐怖分子取出武器,與使館內的警察和保安人員短暫地交火後,迅速控制了使館兩層樓的所有出口,將館內622人(800餘名來賓中,有200餘人因公務提前退場)扣為人質。
在被劫人質中,有秘魯外交部長、農業部長、最高法院法官、反恐警察司令以及國家安全機構負責人等高層要員;時任總統藤森的母親、妹妹、弟弟以及後來的秘魯總統亞歷杭德羅·托萊多也在其中; 除中國、美國、墨西哥等國大使因公事提前十餘分鐘退場外,前來出席招待會的德國、法國、巴西、玻利維亞、古巴、委內瑞拉、韓國等18個國家的大使、代辦以及外國駐秘魯的跨國公司的代表全部被挾持[4]。
恐怖分子在劫持人質後,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人質事件發生後,秘魯政府立刻出動大批軍警,對日本大使館進行了嚴密封控。次日(18日),秘魯政府委任衛生部長多明戈·明帕萊莫作為政府代表前去與恐怖分子談判,但遭到拒絕,恐怖分子堅持要藤森總統親自出面談判。
18日夜間,在國際紅十字會的斡旋之下,恐怖分子首先釋放了包括外交官夫人在內的約40名婦女和老人,其中包括藤森總統的母親和妹妹。
21日,人質危機進入第4天時,藤森總統直接對公眾公開講話,表示十分關心人質的生命安全,稱政府將盡全力爭取和平解決人質危機,但斷然拒絕恐怖分子的要求,並嚴正要求恐怖分子「立即放下武器、釋放人質」[6]。由於秘魯政府與恐怖分子在釋放在押的「圖帕克·阿馬魯革命運動」人員問題上難以達成協議,談判屢屢陷入僵局。秘魯政府與恐怖組織之間艱難而漫長的對峙一直持續到1997年4月。在此期間,秘魯政府既堅持了不向恐怖分子妥協,又保持了相當的靈活性,不斷派出代表與恐怖分子談判,並透過國際社會向恐怖分子施壓,迫使恐怖分子在4個多月的時間裏沒有殺害人質,並且還分幾批釋放了大量人質,到最後只剩下72人被扣。
秘魯情報部門經過長期的竊聽和偵察,徹底掌握了恐怖分子和人質在官邸內的情況。隨後,秘魯軍隊和特種警察部隊組成的軍警突擊隊挖出五條地道通往日本大使館。這些地道深三米,各自通向大廳、餐廳和花園內的幾個戰略角落,有的長達80米。地道內有照明、空調和通信設備,可供人在裏面駐守數天[7]。
該行動於1997年4月22日正式開始,士兵於當日15點27分開始行動。首先,他們把通向使館大廳的地道口炸開,當場炸死了五名正在大廳踢室內足球的恐怖分子。有三名恐怖分子在第二個地道口被突擊的士兵擊斃。以塞爾帕為首的其餘六名恐怖分子,與從官邸大門正面進入的突擊隊進行了15分鐘的頑強抵抗,最後全部被擊殺[8]。
在交戰中,大使館周圍佈滿了軍警和救護車以配合這次行動。被營救的72名人質中,除一名人質(秘魯最高法院法官阿庫尼亞博士,Dr. Carlos Giusti Acuña,心臟病發而死)被證實已經死亡外,大部分人都安然無恙,有25名人質因輕傷和身體狀況不佳被送往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日本大使青木盛久面帶微笑而出,秘魯外長圖德拉則因腿部受傷被人用擔架抬出來。人質中還有藤森總統的弟弟佩德羅·藤森。
參加這次行動的是一支特種軍警部隊,主要由陸、海、空三軍部隊的140名人員組成,他們中有些人曾經在美國接受過特種訓練[9][10]。
在採取這次軍事行動前,秘魯未向任何國家或調解機構透露行動計劃。美國總統克林頓在行動開始時才接到了秘魯方面的通知,而日本政府是在格林威治時間20點45分接到秘魯通知,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則是在行動開始18分鐘後被告知。
戰鬥結束後,藤森總統身穿防彈衣,進入大使館,向參與行動的大約200多名士兵和40多名獲救人質發表了簡短的講話[11],他稱這次勝利是一次人民的勝利[12]。富有戲劇性的是,在藤森講話過程中還發生了一次爆炸[13]。當突擊隊撕下MRTA在大使館的屋頂的旗幟時,藤森加入一些人質,一起唱起秘魯國歌[14]。事後他的支持率迅速翻了一倍,達到近70%,被人們稱為「國家英雄」[15]。
據美國國防情報局(DIA)宣稱,MRTA成員羅利·羅哈斯被發現試圖混入人質群中逃走。突擊隊員發現了他並帶到後面的房子中,對準頭部槍決[16],DIA的線人供稱另一名女性MRTA成員在事後也被處決。
救援行動後不久開始流傳MRTA成員投降後被處決的傳言:
2001年1月2日,秘魯的人權組織APRODEH代表MRTA家庭成員對藤森、Vladimiro Montesinos、Nicolás De Bari Hermoza Ríos、Julio Salazar Monroe等人提起刑事訴訟,控告他們私自殺死愛德華多·克魯斯和另外兩個MRTA激進分子。
2005 年,秘魯總檢察長辦公室允許提出指控並下令舉行聽證會。 然而,進一步的調查被提交至美洲人權法院,該法院於 2015 年裁定克魯斯是法外謀殺的受害者,秘魯政府違反國際法,未經正當程序剝奪了克魯斯的生命。法院還將 25 歲的維克多·佩塞羅斯(Victor Peceros)和 17 歲的赫瑪·梅倫德斯(Herma Melendez)列為人權受害者。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