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卦,又稱文王課、納甲筮法、火珠林法、六爻預測,中國古老占卜術之一。傳説由周文王所創[1][2],但其理論框架的源頭應來自《京氏易傳》、《郭氏洞林》,而確立於宋代傳行的《火珠林》一書[3],不用易經卦爻辭,而以五行、六親之旺相衰弱、生剋沖合斷課,兼用六神及神煞輔助判斷。其占卜方式多利用擲錢幣的方式進行,故又稱金錢卦。傳世文獻表明,至遲在唐代已有以錢占卜的現象,唐代學者賈公彥《儀禮》疏提及了以錢記爻,而在《太平廣記》記載了「長慶之代,鄴中有五明道士者不知何許人……道士即為卜之,卦成而三錢並舞,良久方定。而六位俱重」[4]。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4年6月21日) |
起卦方式
金錢卦:利用三枚錢幣(一般利用外圓內方的古銅錢),依其正反面訂定陰陽面,令求卜者連續投擲錢幣六次(常置於龜殻中甩擲),占卜師以所得之錢幣陰陽,以由下至上的方式,得出易經中的六十四卦之一卦及其變卦。現今金錢卦一般是由手搖起卦,具體方式為把三枚銅錢置於手心,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代表天,右手代表地,錢在中間代表要求測的事),心中默念求測之事,搖動銅錢,最後把銅錢倒出,解卦者根據銅錢的正反面確定陽爻、陰爻、動爻,其中兩正一背為「一一」,稱為少陰,記作「、、」;兩背一正為「一」,稱之為少陽,記作「、」;三背為「一一」,稱之為老陰,記作「X」;三正為「一」,稱之為老陽,記作「O」,老陽與老陰為動爻。
判斷方式
起出本卦及變卦後,占卜師再依問卜之年月日干支,換算神煞星曜,由世爻(代表本人)、應爻(代表對方),及利用陰陽五行取出相應之官鬼爻(剋我之五行)、父母爻(生我之五行)、兄弟爻(同我之五行)、子孫爻(我生之五行)、妻財爻(我剋之五行);依各爻五行之強弱旺衰、沖剋刑合、再由問卜者所欲問之事,對照相關之爻及變卦強弱後,做綜合判斷後,予以分辨事情之未來發展預測。
另依日辰可排列出六神(又名六獸)輔助判斷,六神主要是增強人事物的特性判斷,並無法當作判斷吉凶的依據。
另有人表示必須將天干納入卦中,並列出納音才是真正的文王卦,但一般卦師極少使用天干及納音判卦。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