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山石窟,位於中國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是一處早期佛教遺存,屬涼州模式石窟的範圍內。全境分為前山和後山兩個區域,由文殊寺、百子樓、普化寺、千佛洞,萬佛塔、五百羅漢堂、觀音洞,等七部分組成。共有遺存石窟131座,根據形制、功能,可分為中心柱窟、禪窟、僧房窟、佛殿窟等類型。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禪窟1座,窟前寺院遺址20餘處,魏、晉、隋、唐、(西夏)、元、明、清不同時期的洞窟三十餘個,保存有佛像500餘身,壁畫1200多平方米。[1]2001年6月25日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文殊山石窟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
分類 | 石窟寺及石刻 |
時代 | 北朝至西夏 |
編號 | 5-471 |
認定時間 | 2001年6月25日 |
前山萬佛洞的《彌勒上生經變》壁畫高2.3米,寬3.05米,繪製了宮殿樓閣12座,大小人物239人,畫面中心,彌勒菩薩身着藏式服飾,為諸天和眾生說法。[3]
文殊山石窟的具體開創年代不明,目前有北涼說和北魏說,現存元代泰定三年(1326)所建《重修文殊寺碑》記:「所觀文殊聖寺古蹟,建立已經八百年矣」。[4]從1326年上推800年,即526年,為北魏孝昌二年,說明北魏孝昌年間以前文殊寺已經建立。
北京大學考古系宿白教授提出的「涼州模式」說認為:「涼州模式似可分為兩個階段:早期可參考天梯山殘存的遺蹟,酒泉等地出土的五涼石塔和炳靈第一期龕像;晚期可參考肅南金塔寺、酒泉文殊山前山千佛洞和炳靈第二期龕像。」1994年,北京大學考古系研究生對河西早期石窟進行了考察,之後暨遠志撰文認為文殊山前期洞窟(第9、10、11、12窟)和後期洞窟(第7、8、1、2、3、4窟)沒有明確的分界線,屬北魏太和及稍後的北魏時期。[5]
清乾隆《重修肅州新志》載:「文殊山,(酒泉)城西南三十里。山硤之內,鑿山為洞。蓋房為寺,內塑佛像。近年又修庵閣,曰黑窯洞、曰紅門寺、曰大士清庵、曰台子寺、曰接引殿、曰亥母洞、曰圓覺庵、曰千佛閣、曰觀音堂、曰玉皇閣,故碉無數,舊稱有三百禪室,號曰小西天。增廢先後無常,大約皆是唐貞觀中所遺也,歲久俱湮廢。維台子寺、玉皇閣尚存,今有喇嘛三百餘人,住持大寺。其西有緇衣僧,募建聖壽寺,內有元太子喃答失重修碑記刊名。兩山南北對峙,中有藥泉水東流。」清人《重修肅州新志稿》記載:「山峽之內,鑿山為洞,建屋為寺,俗稱三百禪室,號曰『小西天'。」清光緒三年(1877年),文殊寺院遭戰火焚毀。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