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頜龍(學名:Harpactognathus)是種已滅絕翼龍目,化石發現於美國懷俄明州奧爾巴尼縣莫里遜組的Salt Wash段,年代為侏羅紀晚期。

快速預覽 抓頜龍屬, 科學分類 ...
抓頜龍屬
Thumb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目: 翼龍目 Pterosauria
科: 喙嘴翼龍科 Rhamphorhynchidae
屬: 抓頜龍屬 Harpactognathus
種:
抓頜龍屬 H. gentryii
二名法
Harpactognathus gentryii
Carpenter, Unwin, Cloward, Clifford Miles, and Clark Miles, 2003
關閉

抓頜龍的化石是一個部份顱骨(包含口鼻部),在1996年出土於Bone Cabin採石場。屬名意為「抓住的頜部」;種名是以Joe Gentry為名,他曾贊助猶他州的Western Paleontological Laboratories機構。[1]

研究人員認為抓頜龍的最近親是掘頜龍,但抓頜龍的體型較大,體長2.8到3公尺,翼展為2.5公尺。研究人員根據兩者的相似處,將抓頜龍歸類於喙嘴翼龍科掘頜龍亞科。與大部分翼龍類不同,抓頜龍的喙嘴前端有個低矮骨冠。抓頜龍也是已知莫里遜組最古老的翼龍類。[1]

抓頜龍是種飛行掠食動物,以小型動物為食。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