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扣子體(英語:clamp connection)是許多擔子菌門真菌的雙核菌絲頂端形成的鈎狀結構。擔子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兩株真菌的菌絲會進行胞質融合,但細胞核維持獨立,形成具有來自兩親代細胞核(異質雙核)的雙核體,經過一段時間後兩個細胞核才會進行核聚變(karyogamy)產生雙倍體的合子,並進行減數分裂以產生擔孢子。扣子體的功能即為確保胞質融合後,菌絲雙核體狀態的維持,讓雙核體菌絲生長過程中,有絲分裂產生的細胞核能妥善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使兩個子細胞都各有一個來自親代雙方的細胞核。扣子體只在擔子菌門的真菌中出現,子囊菌門真菌則使用產囊絲鈎維持雙核體異質雙核的狀態,產囊絲鈎也是菌絲末端特化的結構,與扣子體相當類似[1]。
真菌的菌絲通常只從頂端往前生長,雙核體菌絲生長時,頂端細胞內的兩細胞核同步進行有絲分裂,細胞則產生往回分岔的鈎狀結構,其中一個細胞核沿菌絲的延長方向進行有絲分裂,另一個細胞核則沿鈎狀分岔的方向進行有絲分裂(其中一個子細胞核移入鈎狀結構中)。兩者有絲分裂完成後皆有隔板在中間形成,將兩個子細胞核分隔,最後鈎狀結構的頂端與後方的細胞(即菌絲頂端的第二個細胞)融合,形成具有異質雙核的兩個子細胞[2]。
扣子體是專屬於擔子菌門真菌的特徵,不過並非所有擔子菌門的真菌都具有扣子體,因此扣子體的有無可作為真菌物種或屬的分類依據[3][4]。
扣子體是用來判定早期真菌化石是否屬於擔子菌的重要依據。有人認為原杉菌屬於擔子菌,但沒有明確證據,也有一些化石因外形而曾被認為是擔子菌,最後卻發現根本不是真菌的化石[5]。含有扣子體的菌絲化石最早發現的年代是石炭紀的密西西比世(距今3.3億年),出現在一種稱為Botryopteris antiqua的蕨類化石上,是擔子菌最早的化石紀錄[5],賓夕法尼亞紀(距今約3億年前)亦有發現含有扣子體的菌絲化石,此化石的真菌被獨立成一個新的屬,命名為Palaeancistrus martinii,形態與現生的一些腐生真菌類似[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