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憤青最初指中國大陸的激進中國民族主義者(尤其是年青人)。憤青是「憤怒青年」的縮寫[1]。
憤青最早指在1960年代歐美左翼思潮中主張顛覆傳統社會價值的中國的叛逆青年。憤青中的精典是1968年發動五月風暴,反對法國當局教育和勞工政策的巴黎學生,被視為青年人有理想,有行動,敢於反抗社會不公的代表[2]。邵氏電影公司在1973年出品的影片《憤怒青年》[3],記述一班不滿社會現狀而急於改變現實的青年,證明當時已存在「憤怒青年」這稱呼。雖然「憤怒青年」一詞略帶貶義,但也有名人承認自己是[4]。後來該詞被簡稱為「憤青」,並在1990年代中後成為流行詞。
憤青在不同的用處有不同的含義,可以指某個躁動社會種群,也可以指個人一生之中的某個階段,通常與荷爾蒙相關。不同時代不同憤青,「文革」憤青是造反有理的紅衛兵,80憤青是搖滾青年,90憤青是頂雞冠頭的龐克。新世紀憤青為網絡拍板塊者[5]。
廖保平認為,憤青通常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接觸互聯網居多,很大一部分為學生,尤其是在校大學生,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這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在網絡時代開始後中國的一種特別的現象。憤青最初只是在網絡的BBS上表達着各種不滿意見的少數人群,因為網絡的虛擬化和不確定化,決定了最初的憤青僅是一些發表激進文字的用戶。而隨着中國大陸的互聯網迅速發展,人群的擴大,這一部分具有極端思維的人更容易吸引媒體和民眾的目光,而其隊伍逐漸壯大,思想日益複雜,並且有網絡虛擬個體與現實實在個體關聯的擴大化趨勢。現在的憤青,已經不侷限於網絡之中,更多的人走向街頭,表現自己的主張和情緒[6]。
《人與人權》專欄作者、異議人士何清漣認為,1989年六四事件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放棄了早期以革命為基本合法性的意識形態,開始將基本合法性轉移到「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在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強調「從鴉片戰爭開始的屈辱」等內容,同時改變過去刻意避免提及日本過去戰爭罪行的態度,開始逐漸在公共言論空間提及南京大屠殺等歷史。同時隨着《世界經濟導報》等自由派言論從中國政府主流中退出,1993年成立的環球時報作為全國性日報在新聞宣傳領域承擔官方民族主義推廣者的角色[7] 。
美國研究者Michael Chaua和Jennifer Xu認為,憤青通常具有較強烈的本土民族主義信念,特別喜歡被稱為愛國主義信念,且具有較激進的思想(如極端民族主義)、言論或行動的人士。因互聯網開放自由的本質,在網上容易見到這些人[8]。
《國際先驅導報》認為,憤青有激情、愛國、代表了一部分民意,國家需要聽到不同的聲音,認為國家應有效利用這樣的力量[9]。
鳳凰網認為憤青非理性、極端,給國外中國威脅論者以藉口,常使政府為難,是不穩定的因素,本位、自大不自信,是國家發展進步的絆腳石。[10]目前中國的民族主義崛起的浪潮中,憤青已經成為維穩的一股力量,政府通過組織各種活動來增加憤青對外仇恨,以此轉移國內矛盾。[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