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民頓(英語:Edmonton /ˈɛdməntən/ (ⓘ),中國大陸作埃德蒙頓,台灣作愛德蒙頓,加拿大華人舊譯作點問頓[1][需要更多來源])是加拿大亞伯達省的首府,人口為1,010,899人(2021年數據),而大愛民頓地區(CMA)人口為1,418,118(2021年數據)。愛民頓是加拿大人口第二多的省會城市(排在多倫多之後),亦是加拿大的第五大城市及第六大的都會區。愛民頓是埃爾伯塔省的文化、政府和教育中心,城市擁有輕軌運輸,一年有許多節日,大多集中在夏季,並有北美面積第二大及加拿大購物人流第二多的室內購物中心——西愛民頓購物中心和加拿大最大的歷史公園——愛民頓堡壘公園(Fort Edmonton Park)。同時享譽全加拿大的亞伯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位於城市中心並有百年歷史,亞伯達大學常年位於加拿大研究型大學排行榜前五。2004年,愛民頓慶祝其建市100周年(1904年)。
愛民頓 Edmonton | |
---|---|
| |
格言:Industry, integrity, progress | |
坐標:53°32′00″N 113°30′00″W | |
國家 | 加拿大 |
省份 | 亞伯達省 |
政府 | |
• 行政機關 | 愛民頓市議會 |
• 國會議員 | MPs |
• 省議會議員 | MLAs |
面積 | |
• 陸地 | 765.61 平方公里(295.60 平方哩) |
• 市區 | 627.20 平方公里(242.16 平方哩) |
• 都會區 | 9,416.19 平方公里(3,635.61 平方哩) |
海拔 | 645 米(2,116 呎) |
人口(2021年) | |
• 城市 | 1,418,118人 |
時區 | 北美山地時間(UTC-7) |
• 夏時制 | 北美山地夏令時間(UTC-6) |
網站 | www |
「愛民頓」的各地常用名稱 | |
---|---|
中國大陸 | 埃德蒙頓 |
臺灣 | 愛德蒙頓、艾德蒙頓 |
港澳 | 愛民頓 |
歷史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或可說早於公元前10000年,今天稱為愛民頓的地方就有人類的活動。當地居民們享用着此區豐富的木材資源,水源和地區的野生動植物存活了千百年。原住民族群為克里族人,且稱愛民頓現今地區為阿米斯夸其瓦斯卡希剛(克里語:ᐊᒥᐢᑿᒌᐚᐢᑲᐦᐃᑲᐣ / Amiskwacîwâskahikan),意即克里語中「河狸丘之家」(英文:beaver hill house)。
1754年,哈德遜灣公司的研究探險者「安東尼·瀚迪」橫跨加拿大大草原試圖尋找原住民,並與他們建立一個毛皮交易中心。他很可能就是到達愛民頓的第一位歐洲移民者。哈德遜灣公司遂於1795年於北沙斯卡寸旺河的北岸建立愛民頓堡[2];名稱是由約翰·彼特·普雷登建議,來自英國北倫敦郊區的愛民頓,亦即哈德遜灣公司董事占士·溫德·萊克以及普雷登本人的故鄉。
西北公司的皮毛商人「約翰·羅萬德」於1804年來到愛民頓,按照羅萬德所的計劃,愛民頓邊界交易站成為首要的經濟來源中心之一。兩個公司於1821年間合併,1830年,最後的一個交易站建於目前亞伯達省議會大廈的位置。而到了十九世紀末,愛民頓一帶肥沃的土地吸引了大批移民到此定居,鞏固了愛民頓作為地區商業及農業中心的地位。隨着育空淘金熱於1897年展開,愛民頓又成為淘金者的重要停靠點。
愛民頓於1904年建市,當時人口為8,350人[3],1905年9月1日起成為新建的亞伯達省的省會。[4]加拿大北方鐵路愛民頓段於同年11月開通,加劇了愛民頓的增長速度。[5]
1910年代,愛民頓由於其不動產價格的提升而開始迅速發展。1912年,愛民頓與北沙斯卡寸旺河(North Saskatchewan River)以南的斯垂斯科那市(Strathcona)合併,成為地跨河兩岸的城市。[6]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由於不動產繁榮市場的忽然中斷,城市人口從1914年的72,500人下降到兩年後的54,000人。[3]戰爭爆發後,由於加拿大不少青壯年進入軍隊,城市人口再次下降。戰爭結束後人口和經濟才有所復甦,但總體而言,一戰之後的二十年(即1920-30年代)是愛民頓發展緩慢的時期。
1929年,愛民頓市中心機場的前身布萊奇福特機場啟用,這是加拿大第一個得到許可的飛機場。[7]這個機場被用於加拿大北部郵件、食物和藥品運輸的主要基地,也使得愛民頓成為更名副其實的北方門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愛民頓亦成為興建阿拉斯加公路的重要基地,從而進入了第二個發展蓬勃時期。
亞伯達省的石油首次於1947年2月13日在愛民頓南部的勒杜克(Leduc)鎮發現,20世紀40-50年代在紅水鎮(Redwater)附近又不斷發現石油。由於亞伯達省的石油儲量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中部,愛民頓從此成為本省石油工業的中心地區。
石油工業的興盛和繁榮使愛民頓獲得了加拿大的石油之都的地位,自1950年代起,城市人口從149,000上漲到269,000人,1960年代這一移民趨勢有所回落,但隨着1973年的石油危機和1979年伊朗革命的發生,石油價格大幅上漲,愛民頓再次進入興旺階段。1981年,城市人口已達到521,000人。
1978年,愛民頓成功舉辦英聯邦運動會。
1981年,西部愛民頓購物中心(West Edmonton Mall)建成開放,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購物中心,目前該購物中心是北美面積最二大及加拿大人流第二大的室內購物中心,並成為亞伯達省旅遊勝地之一,擁有一個室內娛樂公園、一個最大的室內水上公園,一個滑冰場、一個新奧爾良風格的酒吧和一座豪華賓館,以及超過800所商店和服務場所。香港早期電影曾以此地作為拍攝場地。
1987年7月31日,一場破壞性極強的龍捲風襲擊了城市,有二十七人在災難中喪生,一列火車從北沙斯卡寸旺河的橋上吹走。市民們經過努力戰勝了災難,當時市長讚譽愛民頓為「冠軍的城市」,這也成為城市的著名標語。
城市自1990年代以後經濟再次開始繁榮,以石油工業為基礎,愛民頓已經形成了多樣性的工作市場。來自加拿大各地的大量工人進入該城市,1996年至2013年間,愛民頓都會區的人口增加了41%,從914,627增至1,290,000左右。到2044年預測人口將會增至2百萬以上。
地理
愛民頓位於全省的中部,海拔高度為668米。源自賈斯帕國家公園的北沙斯卡寸旺河穿城而過,將愛民頓分為兩部分。
愛民頓四季分明,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但是冬天要比其南部的溫尼辟和利載拿暖和些,平均溫度為 -11.7 °C。夏天涼爽,7月平均溫度為17.5 °C。
愛民頓(市中心,1971-2000)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溫 °C(°F) | −7.3 (18.9) |
−3.6 (25.5) |
2.1 (35.8) |
11.3 (52.3) |
17.6 (63.7) |
21.0 (69.8) |
22.8 (73.0) |
22.1 (71.8) |
16.8 (62.2) |
10.9 (51.6) |
0.0 (32.0) |
−5.4 (22.3) |
9.0 (48.2) |
平均低溫 °C(°F) | −16 (3) |
−13.1 (8.4) |
−7.3 (18.9) |
−0.3 (31.5) |
5.7 (42.3) |
10.0 (50.0) |
12.1 (53.8) |
11.1 (52.0) |
5.8 (42.4) |
0.3 (32.5) |
−8.2 (17.2) |
−13.9 (7.0) |
−1.2 (29.8)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22.5 (0.89) |
14.6 (0.57) |
16.6 (0.65) |
26.0 (1.02) |
49.0 (1.93) |
87.1 (3.43) |
91.7 (3.61) |
69.0 (2.72) |
43.7 (1.72) |
17.9 (0.70) |
17.9 (0.70) |
20.9 (0.82) |
476.9 (18.78) |
平均降雨量 mm(吋) | 1.3 (0.05) |
0.9 (0.04) |
2.1 (0.08) |
13.1 (0.52) |
45.1 (1.78) |
87.1 (3.43) |
91.7 (3.61) |
68.9 (2.71) |
42.3 (1.67) |
10.5 (0.41) |
1.9 (0.07) |
0.8 (0.03) |
365.7 (14.40) |
平均降雪量 cm(吋) | 24.5 (9.6) |
15.8 (6.2) |
16.8 (6.6) |
13.4 (5.3) |
3.5 (1.4) |
0 (0) |
0 (0) |
0 (0) |
1.5 (0.6) |
7.8 (3.1) |
17.9 (7.0) |
22.3 (8.8) |
123.5 (48.6) |
平均降水天數 | 11.9 | 8.6 | 8.4 | 7.8 | 11.3 | 14.3 | 14.4 | 12.4 | 9.8 | 7.0 | 9.1 | 10.9 | 125.9 |
平均降雨天數 | 0.9 | 1.0 | 1.2 | 5.1 | 10.8 | 14.3 | 14.4 | 12.4 | 9.5 | 5.0 | 1.7 | 0.8 | 77.1 |
平均降雪天數 | 11.7 | 8.2 | 7.8 | 4.0 | 1.0 | 0 | 0 | 0 | 0.6 | 2.5 | 7.9 | 10.6 | 54.3 |
月均日照時數 | 95.0 | 121.2 | 172.9 | 237.6 | 277.5 | 279.7 | 305.6 | 278.5 | 184.3 | 166.8 | 101.3 | 78.7 | 2,299.1 |
數據來源:加拿大大環境部 |
經濟
愛民頓是亞伯達省北方的經濟中心和石油、天然氣工業的中心。2019年的GDP為915億美元。[8]
愛民頓傳統上就是亞伯達省石油工業的中軸城市,1940年代起就得到了「加拿大石油之都」的美稱。供應與服務工業的驅動和新科技發展的支撐使得亞伯達省大量的石油、天然氣和油沙儲量增加了更多的價值。有報道稱其儲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二,僅次於沙地阿拉伯。[9]
儘管石油工業是發展重心,愛民頓仍有其他完善及長遠的經濟規劃,故其經濟的多樣性與全國亦能排行第二。[10]
交通
愛民頓是通往亞省北部和加拿大北部的主要門戶。[11]愛民頓一帶有兩個機場,分別為愛民頓國際機場和愛民頓市中心機場,後者已於2013年關閉。[7]愛民頓國際機場有航班來往美國、歐洲、墨西哥和加勒比海一帶的城市,亦有包機前往日本;愛民頓市中心機場則主要服務前往亞省北部的小型航綫。[7]由VIA鐵路營運的城際火車由愛民頓車站出發,前往賈斯珀國家公園、沙省和卑詩省。[12]愛民頓是加拿大國家鐵路的重要樞紐,而該公司的營運中心亦設於愛民頓。
愛民頓公車局於市內營運輕鐵和巴士服務。輕軌服務始於1978年,在往後數十年間經歷了數次擴建工程。目前共有首都線、都會線與河谷線三條線路。[13]愛民頓輕軌被視為北美首條現代輕軌線。
愛民頓市內的道路網大致呈棋盆狀[14],但1950年代以後發展的新區卻不一定跟隨此格局。街道主要以數字命名,南北向的為街,而東西向的則為大道。愛民頓市的主要公路如下:
- 亞伯達省2號省道(伊利沙伯二世公路):亞省的主要南北向公路,向南直通卡加利;
- 亞伯達省16號公路(耶洛黑德公路):亞省其中一條主要東西向公路,為橫加公路系統的一部分;
- 亞伯達省216號公路(安東尼·瀚迪大道):以環形方式圍繞愛民頓。
體育
文化教育
- 亞伯達大學
- 阿薩巴斯卡大學
- 北亞伯達理工學院 (NAIT)
- 麥科文大學
姐妹城市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