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惠施是宋國人,但他最主要的行政地區是魏國,惠施是合縱抗秦的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他主張魏、齊和楚合縱結盟起來,對抗秦國。魏文惠王在位時,惠施因為與張儀不和而被驅逐出魏國,他首先到楚國,後來回到家鄉宋國,並在那裏與莊子成為好友。魏文惠王死後,張儀失寵,惠施回到魏國。作為合縱的組織人,他在當時各個國家裏都享有很高的聲譽。他因此經常為外交事務被魏王派到其它國家。
著作與言論
惠施的著作《惠子》沒有能夠流傳下來,因此他的哲學思想只有通過其他人的轉述而為後人所知。其中最重要的是《莊子·天下篇》中對他的思想的提及和攻擊,其中最主要的有他的「歷物十事」。除《莊子》外,《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中也有對他作為和言論的記載。
歷物十事
- 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 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
- 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 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 南方無窮而有窮。
- 今日適越而昔來。
- 連環可解也。
-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 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參見
參考
附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