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十一月革命(德語:Novemberrevolution),又稱1918年—1919年德國革命,是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與1919年發生的一連串事件,致使統治了帝國47年的皇室霍亨索倫王朝被推翻以及共和的建立。與俄羅斯帝國的二月革命類似,德國革命並非由一個政黨領導。同時,類似蘇維埃的工人團體亦希望奪權,然而此類事件使得左派更加分裂,如社會民主黨領導的共和政府曾利用右翼的自由軍團來鎮壓同為左翼的斯巴達克同盟。
十一月革命 | |||||||
---|---|---|---|---|---|---|---|
1917年—1923年革命的一部分 | |||||||
斯巴達克同盟起義時的路障 | |||||||
| |||||||
參戰方 | |||||||
德國革命者 蘇維埃共和國:
|
1918年11月9日前: 1918年11月9日後: 支援: 法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羅莎·盧森堡 † 庫爾特·艾斯納 † 卡爾·拉狄克 卡爾·李卜克內西 † 列奧·約基希斯 † 克拉拉·蔡特金 恩斯特·托勒爾 古斯塔夫·蘭道爾 † 尤金·萊維 † 保羅·列維 |
威廉二世 埃里希·魯登道夫 馬克西米連·馮·巴登 保羅·馮·興登堡 威廉·格勒納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菲利普·謝德曼 |
正如1917年俄國革命的誘因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的民生災難,引發了德國革命。德軍統帥埃里希·魯登道夫想領導軍隊在1918年向協約國投降,結果引起政治危機。威廉二世退位後,雖然巴登親王任命社會民主黨代表領導臨時政府,但仍未能阻止叛亂繼續。
1918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基爾港首先發生起義:四萬名海員及船隻認為德國在戰爭中大勢已去,出戰只是自取滅亡,於是抗拒海軍的出兵命令。11月8日,德國工人和士兵委員會已佔領德國西部的大部分,為「議會共和」作準備。11月9日,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意志帝國滅亡;同日,斯巴達克派領導人卡爾·李卜克內西在柏林宮宣佈德國為「自由社會主義共和國」。縱然如此,仍有不少上層或中產的分子支持帝制。11月11日,由於國內多個城市爆發革命,德國被迫接受條件嚴苛的停火,是為康邊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所在的社會民主黨躍升成為領導德國的政黨,與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共同執政。不過,獨立社民黨認為社民黨想保持資本主義在德國的現狀,在1918年12月脫離聯合政府。其後,受到列寧主義世界革命的影響,斯巴達克同盟發動二次革命,赤衛隊控制了多個城市。古斯塔夫·諾斯克聘用自由軍團鎮壓起義。1月15日,德國共產黨的兩位領導人卡爾·李卜克內西與羅莎·盧森堡被近衛騎兵步兵師殺害。4月,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形成革命高潮。5月,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遭社民黨政府鎮壓。7月31日,《威瑪憲法》通過,8月11日正式生效,標誌威瑪共和國的成立。
德國革命促成了威瑪共和國與民主制度的復興,然而德國的資本主義力量因為一戰受到了很大破壞。此外,由於其戰敗國的身份,威瑪共和國的主權受到限制,大量英美財團的資金注入德國市場,其本土工業受到嚴重衝擊。大蕭條來臨後德國面臨着比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更深重的危機,再加上戰敗引起的復仇主義與狂熱民族主義情緒,納粹主義興起與民主制度的倒台便成為了必然。
在1900之後的十年中,德國社民黨領導了德國的勞工運動。1912年,擁有着35%投票與110席位的社民黨成為了德國最大的政黨。黨員數量約有一百萬,黨報前進報訂閱者有150萬。工會有250萬成員,大多數很可能支持社民黨。另外有若干個合作組織和其他組織直接與社民黨和工會或社民思想相關。其他值得注意的黨派有天主教的中央黨(91席位)和德國保守黨(43個席位)。
在第二國際的會議中,社民黨一直同意戰爭時的社會主義者的聯合行動。在薩拉熱窩事件之後,社民黨像其他社會主義政黨一樣在七月危機中組織了反戰示威。在羅莎·盧森堡作為黨內左翼代表要求在全黨名義下的不服從與反戰後,帝國政府計劃戰爭爆發後立即逮捕政黨領導。自1913年之後的兩位政黨領導之一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與奧托·布勞恩去蘇黎世來避免沒收黨的資金。
在1914年8月1日德國支援奧匈帝國對俄羅斯帝國宣戰之後,多數社民黨報紙都對戰爭抱有普遍熱情,因為他們將俄羅斯帝國視為歐洲最反動和反社會主義的力量。在八月前幾天,編者相信他們與在前一年去世的奧古斯特·倍倍爾的觀點保持一致。1904年,他在德國國會宣佈社民黨將支持德國的武裝防禦以抵抗外國攻擊。1907年,他在埃森舉行的一次黨代表大會上甚至答應,如果他本人是要與俄羅斯作鬥爭,那麼他將「擔負重任」,而俄國是「所有文化和所有被壓迫者的敵人」。面對民眾普遍對戰爭的熱情,這預見了協約國的襲擊,許多社民黨代表擔心,他們一貫的和平主義可能會失去許多選民。此外,帝國大臣特奧巴爾德·馮·貝特曼-霍爾韋格的政府威脅說,如果發生戰爭,所有政黨均應取締。另一方面,他利用社民黨的反俄立場來爭取該黨對戰爭的批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