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化林街[1][2](英語:Dufferin Street)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旺市及皇帝鎮的一條南北向主要街道。該街道始於國家展覽中心,向北延伸至多倫多北部邊界士刁士路,此後路段有一些間斷,最終進入旺市,成為約克53號區道。該街道以第一代達費林和阿瓦侯爵費德歷·咸美頓-坦普爾-布力活命名,其於1872至1878年間擔任加拿大總督。2003及2007年,加拿大汽車聯會根據調查結果兩次將該道路列為「安大略省最差的20條道路」之一。[3][4]
德化林街的南端是國家展覽中心入口,這裏舉辦一年一度的加拿大國家展覽會。兩座橋樑將國家展覽中心與北面的德化林街連接起來。[5][6]
在國家展覽中心以北,德化林街的東側以自由村的工業或過渡性工業住宅及商業建築為主,其中有幾座舊工廠被改造成的閣樓式公寓。西側主要是單戶住宅,皇帝街以南有一棟公寓樓。西邊的社區為柏杜,主要開發於1900年之前。
皇后西街以北,德化林街兩側主要是住宅區,大型的德化林商場位於德化林街西側、布魯亞街以南。這是德化林高馬場的舊址。德化林商場的對面是德化林高城市公園。從皇后街向北到書院街是「小葡萄牙」。書院街以北、德化林街以西是博頓村,東邊是德化林高社區,以德化林街東側的公園命名。地鐵德化林站位於的德化林街夾布魯亞街處。
從布魯亞街到德文璞道,德化林街兩旁都是20年代至二戰後建造的房屋。濱岸購物中心位於德化林街西側、杜邦街(Dupont Street)南側。這段德化林街以西的社區為華萊士·愛默生區,而以東則被稱為道化閣公園。德文璞道以北,德化林街升上前易洛魁湖岸線懸崖。在懸崖以北,艾靈頓西路以北的街道兩側仍然是住宅區。在羅渣士道(Rogers Road)與艾靈頓西路之間,德化林街穿過兩個陡峭的峽谷。
在艾靈頓路以北,德化林街成為一條六車道的主幹道,穿過北約克的工業級低密度商業用地。約杜購物中心位於德化林街夾401號省道處。從艾靈頓路到約克區的德化林街路段原為旺道。
在衛信路以北,德化林街被登士維機場及艾倫道隔斷,後者為雪柏路以北的甘納德路(Kennard Avenue;原為衛信嶺道)以北的德化林街提供交通。
德化林街的一處斷裂路段與艾倫道平行,位於艾倫路道延伸段以南一個街區以東,即由雪柏路至甘納德路。該路段是一條住宅街道,終止於甘納德路南邊的一條盡頭路。衛信路以北的德化林街全長210米(690英尺),直至嘉芙蓮街(Katherine Street),並延伸為Beffort Road/Hanover Road。
德化林街繼續向士刁士路以北延伸,進入旺市。7號省道及朗斯達夫道以北的路段是一條六車道主幹道,指定為約克53號區道。在該路段以北,德化林街縮窄為四車道,然後在麥健時少校徑以北兩個街區縮窄為兩車道。在Lloydtown/Aurora Road(約克16號區道)/18th Sideroad(約克26號區道)以北,由皇帝鎮維護。街道在於爹核士徑(Davis Drive;約克31號區道)轉向後,終結於荷蘭沼澤地的嘉咸橫道(Graham Sideroad)以北。
德化林街長期以來一直是多倫多意大利社區的重要道路。1890年代,德化林街夾德文璞道周圍形成了意大利裔社區,稱為「小意大利」。20世紀50年代,來自書院街夾Grace Street附近的意大利裔加拿大人沿德化林街向西北遷移至聖卡拉路,亦有來自意大利的移民浪潮加入。到了20世紀60年代,德化林街夾聖卡拉路處(稱為意大利大街)已取代書院街夾Grace Street的小意大利,成為多倫多意大利裔社區最大的中心。在多倫多及旺市的大部分郊區街道上,也有大量的意大利裔加拿大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