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Sign in
AI tools
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部
文章
字典
引用
地图
徴兵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ound in articles
明治
明治6年(1873年):征兵
令
(日语:
徴兵
令
);地租改正;明治六年政變(西鄉隆盛;板垣退助等下野) 明治7年(1874年):民撰議院設立建白書;台灣出兵 明治8年(1875年):樺太千島交換條約 明治9年(1876年):日朝修好条規;廢刀
令
明治10年(1877年):西南戰爭(- 明治11年)
一君萬民論
入士族等作法,雖然當初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以前的身份制度,但政府也因為堅決執行廢藩置縣、徵兵
令
(日语:
徴兵
令
)、秩祿處分等政策之故,而進行了特權身份的改革。另外,還頒佈了到江戶時代爲止將被歧視部落民平等化的解放
令
。 明治維新後,一君萬民論作爲朝野的思想底流根深蒂固,不斷強化天皇的權威和縮小皇室以外的身
穢多
到了明治4年8月28日(1871年10月12日)頒布解放
令
(日语:解放
令
),廢止穢多、非人之身分和稱呼,同時此二者也喪失死牛馬取得權與前段所述長期寡占之職業,於是陷入經濟困頓。加上解放
令
一併廢除地租改正、
徴兵
令
、學制、村請制度(日语:村請制度)等,引發民眾強烈反彈,終致發展成解放
令
反對一揆(日语:解放
令
反対一揆),各地有許多穢多、非人遭受襲擊。
学徒出阵
徴
集延期臨時特例》(昭和18年勅
令
第755号)。這將取消那些就讀文科的高等教育學校的學生有關推遲徵兵的規定,然而這法案並不包括理工系及教育體系的學生。在頒布和執行這一特別規定的同時,制定了《昭和十八年臨時
徴兵
檢査規則》(昭和18年陸軍省
令
西鄉隆盛
除,由西鄉隆盛自任近衛都督。7月29日,西鄉被任命為陸軍元帥兼参議;11月28日;留守政府頒佈徵兵
令
(日语:
徴兵
令
)(次年1月開始實施),在日本歷史上首次將全民列入徵兵範圍。1873年5月,隨著徵兵
令
的實施,元帥一職廢除,西鄉成為陸軍大将兼参議,是為現代日本第一位陸軍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