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孢子蟲病(Microsporidiosis)是微孢子蟲對人或其他哺乳類造成的感染。微孢子蟲是一類單細胞真菌[1],為細胞內寄生物[2],過去曾被認為是原生生物,現已被確定為真菌。已知至少有15種(共9個屬)的微孢子蟲可感染人類,其中以比氏腸細胞蟲為大宗,其次為腦炎微孢子蟲屬物種(腸腦炎微孢子蟲與兔腦炎微孢子蟲),另外尚有Anncaliia、Trachipleistophora、Nosema、Pleistophora等屬的物種可能造成感染[3][4]。微孢子蟲主要感染愛滋病患等免疫缺乏者,但少數情況下也能感染免疫正常者,症狀因感染物種與途徑而異,感染免疫缺乏者的症狀包括腸道、眼睛、肌肉或全身性的感染,若瀰漫至全身則可能致死[3];感染免疫正常者的症狀則大多為自限性的腹瀉[5]。
微孢子蟲可透過吸入孢子、受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接觸野生動物、糞口傳染、傷口感染或性行為等數種途徑感染人類,在其他動物中可發生垂直傳染,在人類中則尚無觀察到此途徑[5]。此病的初步診斷可以顯微鏡觀察病人組織或糞便樣本判斷,微孢子蟲的孢子呈革蘭氏染色陽性且可抗酸。確切診斷需使用電子顯微鏡或免疫螢光染色[6],判斷具體致病的物種則需使用PCR[7][8]。此病可使用煙麴黴素或阿苯達唑治療[9][10]。
研究歷史
早在1924年就有學者提出微孢子蟲可能可感染人類[11],但在1980年代愛滋病出現以前僅有零星人類感染個案報導,1927年與1937年分別有一例疑似感染病例,首例確診者是1959年日本一名被腦炎微孢子蟲感染的9歲男童[5]。兔腦炎微孢子蟲感染實驗動物的案例則偶爾出現[8]。隨後微孢子蟲病病例隨愛滋病疫情擴散而漸增[5],在許多地區為新興病原,感染對象包括兒童、老人、接受器官移植者、愛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和旅行者等[11]。
症狀
比氏腸細胞蟲感染免疫缺乏者時會造成持續性腹瀉、腹痛與體重減輕,在少數案例中感染肺或膽管;感染免疫健全者(一般為旅行者)時則造成為期一月左右的自限性腹瀉[8]。腦炎微孢子蟲屬的微孢子蟲感染免疫缺乏者時初期亦造成腹瀉,但後期會擴散而導致全身感染(比氏腸細胞蟲則少有此情況)[8]。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