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寄
生平
徐寄廎本姓陳名冕,1882年2月20日出生於溫州府城,家住信河街周宅祠巷。由於他的外祖父徐某將膝下四子中的三個兒子過繼他人,因此陳冕父親陳瀛士這一輩胞兄分別有徐、翁、葉三姓,陳冕冠以原姓,改稱徐陳冕[2]。1897年考入永嘉縣學,與黃溯初同科;1904年二人結伴自費留學日本,就讀於東京弘文書院,後於山口高等商業學校研讀金融,曾經拜入章太炎門下;1905年夏回國,在溫州與黃溯初、吳鍾鎔倡議發起溫處學務分處(溫州大學前身),獲得當時道台批准,出任管理部副主任;1908年改任溫州師範學堂(溫州中學前身)監學;1912年在好友黃溯初邀請下,來到上海,共同創辦《時事新報》。[3][2]
1914年徐寄廎離開上海,出任中國銀行浙江蘭溪、江西九江支行經理。1917年,出任浙江興業銀行上海分行副經理,上海總行成立後升任總行協理、常務董事。1922年,徐寄廎在主持浙江興業銀行財務時力排眾議,在金融界率先以十足準備金發行紙幣,紙幣發行準備金由40%現金和60%債券構成,在社會引起轟動,浙江興業銀行從此順風順水,連續數年存款規模名列全國第一,逐漸成為了南三行之首。1917年,徐寄廎和張公權等人發起了上海銀行公會,並參與創辦中國第一份金融刊物《銀行周報》,並且由於張公權需要去北京出任中國銀行副總裁,因此接替張公權成為《銀行周報》第二任主持人。1925年12月《銀行周報》總編輯徐滄水不幸早逝,徐寄廎提議建立委員會集體主持編輯工作,徐寄廎自己則曾經連任五屆委員會委員。徐寄廎還曾出版《日本語典》,自署永嘉松台山人,由銀行周報社和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從1919年開始,徐寄廎在《銀行周報》發表數篇文章推動貨幣改革,主張在上海建立新的鑄幣廠,並抨擊錢莊的匯劃制度,後被任命為上海中央造幣廠廠長。[2]徐寄廎因其經營能力和影響力為社會各界所器重,1930年被推舉為首任上海市商會主席委員,但再三推辭下最後出任常務委員。1932年孫科出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中央銀行總裁宋子文和副總裁陳行辭職,徐寄廎臨時受命擔任中央銀行副總裁代理總裁職務,但不到一月孫科內閣垮台,徐寄廎改任央行監事,回到興業銀行就職。回到浙江興業銀行後,他又與同僚推動上海市票據交換所以對抗錢莊的匯劃業務。1933年國民政府廢兩改元之際,徐寄廎擔心舊幣將從此絕跡,因此搜羅各種舊幣收藏,自費出版《近代泉幣拓本》。[3][1]
1936年好友黃溯初所辦通易公司因財產挪用案破產,由於徐寄廎擔任通易公司董事,許多人到浙江興業銀行和其寓所討債,但他除公寓再無可出,最後請來杜月笙出手調解此事,卻也因此債台高築、名聲掃地。[4]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後,徐寄廎任上海總商會常務委員、租界華人納稅委員會副主席、地方協會理事、抗戰後援會委員、籌募救國公債委員會委員,1939年後成為上海總商會實際領導人,1941年3月隨會轉移香港並在6月赴重慶報告國民政府轉移情況,但日軍於1941年底發動香港戰役佔領香港,將一眾逃港的上海金融界人士押送上海。日軍希望能夠出面主持上海金融,但他託病不出,暗中聯繫蔣伯誠、杜月笙等人保護上海金融界資產免於流失到日偽政權。1939年高宗武私下告知黃溯初汪精衛與日本政府密約內容,黃溯初找到徐寄廎商議此事,二人均認為實屬賣國,於是對高宗武曉之以理,促成陶希聖、高宗武1940年初逃亡香港,在《大公報》刊文揭露汪日密約,是為高陶事件。1944年他代表浙江興業銀行向中共地下黨組織成立的「上海工商職工資金處」提供資金,間接為青年到蘇北解放區提供差旅費。而到了汪精衛政權向上海銀行業徵收營業稅時,徐寄廎與杜月笙等上海灘大佬一起決定隱瞞營業額,聯合抵制偽政府重稅勒索。當時有報紙評價其在抗戰中的表現,稱讚其為「金融界之蓮花」。[5][1]
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任命其為政府特派員,負責接收偽政府上海市商會及銀行公會。當時的上海銀行界因為國民政府接收陷入混亂,金城銀行的附屬機構被勒令停辦,中孚銀行則被吊銷執照,擔任浙江興業銀行董事長30年之久的葉景葵與蔣中正關係並不密切,擔心國民政府接收變劫收,將董事長職位交給了本行出身的徐寄廎。[5]1946年當選為上海市參議會議員,與杜月笙同為副議長。[6][7]1948年,徐寄廎當選為行憲國民大會代表。1949年5月,蔣中正將召其至吳淞口海軍基地,希望他能夠一同前往台灣,徐寄廎以健康原因拒絕前往。[3]蔣中正也曾希望他能夠到香港去,徐寄廎以自己沒錢,在香港生活無着落推辭,雖然蔣中正承諾解決生活問題,但徐寄廎依舊不肯離開上海。1949年解放軍佔領上海後,徐寄廎因重病難以繼續工作,但屢次請辭不成,中央人民銀行首任行長南漢宸曾為其挽留。1952年上海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所有銀行公私合營後退休。為了解決其生活問題,政府還給他安排中國銀行私方董事職務,津貼補貼家用。1956年12月25日,病逝於上海萬航渡路寓所。[1][4]
身後
死後初葬於上海市虹橋公墓,文革期間被毀。家屬收斂骨灰,遷葬於溫州郭溪,與弟堯卿同眠。[6]
徐寄廎熱愛收藏,個人藏品涵蓋錢幣、陶瓷、字畫、茶葉等等,據說許多國民黨高官離開大陸、前往台灣時會將無法帶走的財產託付給徐寄廎。香港富商邱季端曾結識徐寄廎孫子,由此對徐家收藏深感興趣,於是數十次前往浙江和安徽尋訪徐家後人與舊仆,並從中獲得了上萬件藏品。[8]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